您现在的位置: 新语文 >> 读书频道 >> 书评点击 >> 阅读正文
《美国草根政治日记》  地下者看美国
          ★★★
【字体:
《美国草根政治日记》  地下者看美国
作者:佚名    阅读来源:中安网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5-10-24

  第一次知道老摇,是在2004年美国总统大选期间。当时很多中文媒体投入大幅版面报道这件盛事,但多属隔靴搔痒,以至于读者只能隔岸观火,虽然热闹却不明就里。在这种情况下,一个叫老摇的网友异军突起。居住在宾夕法尼亚的他,以“现场直播”的方式将自己的所见所闻发布在学术思想网站“世纪中国”的论坛上。“世纪中国”一向是知识分子进行唇枪舌剑的地方,“美国总统大选”又是一个颇具争议的话题,网友经常为此划线站队。奇怪的是,老摇的帖子居然得到了比较一致的认可。更奇怪的是,这并不是因为他如何客观 公正。恰恰相反,他多次强调自己对美国草根政治的观察如同盲人摸象,绝不敢夸口面面俱到,只是为读者的“兼听则明”多提供一个可听的渠道。

  这本《美国草根政治日记》不仅记录了老摇眼中的美国总统大选,还记录了他参与自由党活动的经历。有人曾这样描述国人对美国政治的观察:第一代是梁启超的《新大陆游记》,属于“远距离观察美国”;第二代是林达夫妇的《历史深处的忧虑》、《总统是靠不住的》、《我也有一个梦想》三部曲,属于“近距离观察美国”;第三代则是老摇的这本书,可以称作“嵌入式观察美国”。“嵌入式”是一个新闻术语,不久前的伊战期间数百名记者跟随美国大兵亲历战争,被视为“嵌入式报道”的典范。在我看来,老摇仿佛一个地下工作者,尽管他不是美国公民,没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却参与了美国第三大党自由党的活动,还投入到反对布什连任的活动。

  书名中的“草根政治”,暗示老摇以一种“从下面看”的角度观察美国政治,它不同于我们在报纸和电视上所看到的那些“桌面政治”

  书名中的“草根政治”,暗示老摇以一种“从下面看”的角度观察美国政治,它不同于我们在报纸和电视上所看到的那些“桌面政治”。关于“政治”通常有两种极端又很常见的理解:一种认为它完美无缺,另一种则认为其中充斥着“你死我活”的权力斗争。老摇笔下的“草根政治”呈现了与此不同的景象,它瓦解并且更新了我们对政治的固有之见。老摇没有把美国政治“乌托邦化”。虽然他对民主党和共和党的观点都有保留,却在大选中为克里的竞选奔走,因为他认为“民主本来就是要在两个魔鬼中选一个较不坏的,而不是寻找一个完美的明君”。让老摇感到新奇的是,在具体观点上针锋相对的两方选民,不像中国网友一样时时不忘划线站队,当共和党挨家募捐经费时,民主党人也会适当表示一下。大家都认为:一个人付出了劳动,就应该得到报酬。更为不可思议的是,由于蒙郡自由党人手有限,老摇刚刚加入组织就进入了党支部核心,随后成为会计。请注意:这不意味着他大权在握,可以大吃大喝,蒙郡自由党的经费总共只有一千多块钱,他们常常为了几十块钱的报销问题争得不可开交。可以看出,老摇眼中的美国草根政治既不是“艳阳天”,也不是“暴风骤雨”,而是气象万千。

  不同的政治理念,往往会通过不同的政治话语表达。很多政治话语都是坚硬的,《美国草根政治日记》却说明政治话语也可以是戏谑性的,有趣而不失尖锐。书中有幅图片是一位老先生举着牌子,用箭头表明布什(BUSH)与真相(TRUTH)背道而驰;也有人把克里的全名JohnF.Kerry换作简·芳达·克里(JaneFondaKerry),用来调侃两人对越战的态度比较一致。对很多美国民众来说,政治如同娱乐,四年一度的总统大选要比一年一度的奥斯卡颁奖更好玩。“政治娱乐化”固然有把政治庸俗化的倾向,但也冲淡了政治的火药味。老摇在后记中特别提到,自己是用“好玩”的心态来记载这些事情。如果说他的“嵌入式”观察尚有一些“身在此山中”的盲点,“好玩”式写法则使这本书仿佛单口相声,至少我在读这本书时经常咧着嘴傻笑。(王晓渔)

  《美国草根政治日记》老摇著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3A Disk网络硬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