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新语文 >> 读书频道 >> 经典美文 >> 阅读正文
谁明人间愁寂意——写给一代才女薛涛
        ★★★★★
【字体:
谁明人间愁寂意——写给一代才女薛涛
作者:蓝色人鱼    阅读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5-6-11

谁明人间愁寂意
           ——写给一代才女薛涛

  薛涛,轻轻地在键盘上,敲下这两个字,却花去了我几个世纪的时间。我仿佛听到有风从1000多年前的唐朝吹来,从锦江边上那一片竹林里吹来,涛声阵阵。有如笙歌喧哗,有如细雨潇潇,有如你从幽径走来,步履纤纤,独语悄悄。我就那样痴痴地站立,默视你舞尽繁华,颠倒众生,默视你幽然孤寂,黯然形销。而你蓦然转身,我们就这样猝不及防地相遇,我该怎样掩饰我的惊慌,怎样向你陈述我的来历。这红尘中凡俗的女子,只为了你的传奇,为了你真实得伸手可及的孤独,已在这里守侯多年。
  
  众人眼中你是才女,你是伎女——我不知道这个“伎”与“妓”字,在过去有着怎样的区别,我只知道你是用自己的才与貌娱乐着那些真文人或者假雅士的。世称你为“扫眉才子”,只可惜绝世的才情,只做了风月场中的一点调味,一切只因为——你是个女的!任你才高八斗,命运却不在自己手中!唐朝,年迈的你,味觉已经坏死,那些只得天上有的珍馐,填充了你的脑满肠肥。李白生在唐朝是唐朝之幸,涛生于唐朝,却是涛之不幸!

  舞低杨柳楼心月,歌尽桃花扇底风。薛涛,在灯红酒绿中,你夜夜笙歌,你放纵声色,你要学会左躲右闪,你要通晓前迎后拒,你要懂得在急流处转弯,在人多处欢笑。否则,那前后11任节度使的险滩与那些狂蜂浪蝶们的沟坎前,你如何纤手轻拈,处处化险?薛涛,你恣肆才情,挥霍青春,你睥睨权贵,蔑视命运,你身份低贱,你心气孤傲!你左手长袖善舞,满足着衰老的唐朝的视线,你右手铺宣挥毫,抒写着无人领会的孤寂之意。“枝迎南北鸟,叶送往来风。”9岁时的一语成谶,难道真的是命定?迎来送往,强颜欢笑中,多少的痛楚酸辛,任诗人汲完古井之水造出千千万万张绛红小笺,也是书写不完的,然而,长歌也是不当哭的。一不小心里透出了令人不悦的哭腔,破坏了长官们的兴致,哪怕他前一刻多么赏识你,下一刻也会被毫不留情地扫地出门。你因得罪剑南节度使韦皋,而被贬松州后写的十离诗,当中以失宠之犬、离手之笔、离厩之马、离笼之鹦鹉、离巢之燕、离掌之珠、离池之鱼、离鞲之鹰、离亭之竹、离台之镜自比,世人皆道你诗格低下,有谁真正读出了当中的血泪?那屈辱的笔调,难道不是诗人颠覆命运无望后的长歌不哭翻成笑?难道不是悲愤之极后的无谓?难道不是步入天堂之前的炼狱?难道不是你刺破封建伪君子们面具的一枚玉簪?看似无力,却道出了华灯帏帐之后血淋淋的真相!


  你是不自由的,你却又是最独立的。你在灵与肉之间,快速地做着身与心的剥离与融合。而十离,为什么不能看成是你用温驯和柔弱的武器,转过了一次险滩?此后不久,你用多年方练成的绕指柔,终于斩断了套在身上的枷锁,脱离了乐籍,第一次,你感到成都的空气是那么清新而舒畅,浣花溪畔,流淌着你的诗情。可是,世界依然是孤寂的,或者说,孤独从来就没有离开过你。对于一个精神自足的人来说,寂寞是无所谓的,而孤独,是唯一的致命伤。男儿最大的理想是建功立业,而女子最大的功业,当是获得一份完美的爱情吧——这是这个世界从古至今都不曾改变过的真理。而你与元稹的相遇,是幸还是不幸?是填充了你生命中感情的空白,还是造成了更大的空白?你是才子,你也是女子,所以你注定要进入这或劫或缘的轮回,你注定要被自己的痴情伤害。积聚了40年的热情,珍藏了40年的青春,你在遇见他的时刻刹那绽放,生命的绚烂,令蓉城花落,天地无色。那短短的几月,于你是天荒,是地老,是相看两不厌的默契,是玉从石中出的欣喜,是美酒有人品的欢愉!他是你的整个天空,而你不过是他天空里一朵偶尔飘过的云,是他浅尝辄醉的一杯酒,是他衣上遗落的一滴酒痕,是曾经催生过他一首艳词的一段乐声。我真的不知道,是否有比无好,痛比空好?那一段刻骨的记忆,打发着你二十余年的孤寂,还是正是那段记忆,更加铸就了你无法化解的孤独?二十年,足以让沧海化为桑田。那至今扬名的绛红色的“薛涛笺”,谁说不是你和血、和泪,和着青春的汁液制成?


  痴情女子,浣花溪畔看尽繁华;苍老妇人,望江楼前品遍沧桑。62岁穿上道袍的你,峨冠博袖,独闭门扉,脸上是漠然,还是淡然?桌上黄老的《道德经》早已替代了那些“闺阁不知戎马事,月高还上望夫楼”的诗句,那些真真假假的人生,一切已是过眼烟云,而你,是否此时方参透老子的无用之说?如果,你本无才,你本无貌,也许将是另外一个平凡而又充实的人生,呼吸着多氧的空气,沐浴着健康的阳光,与女伴“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与斯人“人约黄昏后,月上柳梢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只是,“天生丽质难自弃”,你又如何能驾驭命运的辔头,纵参透,又有何用!“借问人间愁寂意,伯牙弦绝已无声。”一生已经过去,千年已经过去,这样的苍凉冷寂,连那坟头的枯草,也似你千年来无法出口无法化解的结,年年春时,发出新绿,等谁来,会你心意?

 

 

 薛涛生平简介

  薛涛(770-832):字洪度。父薛郧是一京都小吏,“安史之乱”后居成都,薛涛于唐代宗大历三年出生。
  
  薛涛幼时即显过人天赋,八岁能诗,其父曾以“咏梧桐”为题,吟了两句诗:“庭除一古桐,耸干入云中”;薛涛应声即对:“枝迎南北鸟,叶送往来风”。薛涛的对句似乎预示了她一生的命运。

  十四岁时,薛郧逝世,薛涛与母亲裴氏相依为命,迫于生计,薛涛凭自已过人的美貌及精诗文、通音律的才情开始在欢乐场上侍酒赋诗、弹唱娱客,被称为“诗伎”。

  唐德宗时,朝廷拜中书令韦皋为剑南节度使,统略西南,韦皋是一位能诗善文的儒雅官员,他听说薛涛诗才出众,而且还是官宦之后,就破格把乐伎身份的她召到帅府侍宴赋诗,薛涛遂成为成都著名营伎(供镇守各地的军事武官娱乐所用的乐伎)。

  一年后,韦皋惜薛涛之才,准备奏请朝廷让薛涛担任校书郎官职,后虽未付诸现实,但“女校书”之名已不胫而走,同时也被世人称为“扫眉才子”。

  后来,韦皋因镇边有功而受封为南康郡王,离开了成都。继任剑南节度使的李德裕,同样非常欣赏薛涛之才,在薛涛的有生之年,剑南节度使总共换过了十一位,而每一位都对她十分青睐和敬重,她的地位已远远地超过了一般的绝色红伎。

  当时与薛涛交往的名流才子甚多,如白居易、牛僧儒、令狐楚、辈庆、张籍、杜牧、刘禹锡、张祜等,都与薛涛有诗文酬唱,但真正让薛涛动了深情的却是元稹,薛涛初见元稹时已四十二岁,比元稹大十一岁,当时元稹任监察御史,于唐宪宗元和四年春天奉朝命出使蜀地,两人在蜀地共度了一年。

  薛涛在闲雅之余,常把乐山特产的胭脂木浸泡捣拌成浆,加上云母粉,渗入玉津井的水,制成粉红色的特殊纸张,纸面上呈现出不规则的松花纹路,煞是清雅别致,她便用这种纸来誊写自己作的诗,有时也送些诗笺给友人,人们把这种纸笺称为“松花笺”或“薛涛笺”。唐人喜用彩笺题诗或书写小简,其实都是学了薛涛的样。

  晚年,薛涛在成都远郊筑起吟诗楼,隐居其中,直至唐文宗太和五年逝世,时年六十二岁。当时的剑南节度使段文昌为她亲手题写了墓志铭,并在她的墓碑上刻上“西川女校书薛涛洪度之墓”。

  薛涛诗集名《锦江集》,共五卷,诗五百余首,可惜未流传下来。在全唐诗中收录其诗八十九首。



※版权归本站或作者所有,仅供大家学习欣赏,任何人不得私自转载!※

  • 上一篇阅读:

  • 下一篇阅读:
  • 3A Disk网络硬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