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执著——我眼中的陶渊明 |
作者:李梦飞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6/2/14 14:39:20 文章录入:lahsshl 责任编辑:蓝星 |
|
执著 ——评价陶渊明 三年级一班 李梦飞 陶渊明,又名潜。他是东晋的伟大诗人。出生在没落的地主家庭,青年时代,抱有很高的理想,他希望将来能像尧舜盛世一样。曾三次做官,但官场的黑暗和腐朽,使他十分厌倦,终于辞官回家,过隐居生活。 有人说陶渊明是在逃避,是消极遁世,秉承了老庄哲学。我则不然。其实,看一个人生活的是否积极,关键看他有没有理想。陶渊明归隐,是与官场决裂的行动体现。他无法忍受官场对人的本性的扭曲,追求“本我”,以求保存他的社会政治理想和人格价值。陶渊明一生的伟大之处在于一个“真”字。可以说陶渊明安贫乐道,辞官引退,是他执著追求人格价值的表现。 是的,他用一生,诠释了“执著”。 “沧海可填山可移,男儿志气当如斯。”陶渊明所体现出来的坚强精神和男子气概,后人应当学习。正是在意向性和意志中,他体验到自己存在的价值。 易卜生说:世界上最坚强的人是独自承受一切的人。在不解和嘲笑面前,在贫穷和屈辱面前,陶渊明凭着心中坚定的信念,战胜了一切,使自己的生命之花永远开在了十三月。他不过一切,追求着人们心灵深处的那一点真、一点朴实。 有人说,《红楼梦》中有一句话最经典:“一天卖出三百个假,三年也买不到一个真。”这似乎已成为一个真理。然而陶渊明却仍在不懈地追求着大同社会,那个令人向往但已成为镜中花、水中月的美好社会。他的执著是多么可贵!在理想面前,他是伟大的,是赢家,虽然他的理想并没实现。 在这个金钱为主利益至上的现实社会中,不懈的追求似乎更加重要。巴金说过:理想不抛弃苦心追求的人,只要不停止追求,我们会沐浴在理想的光辉中。 比尔·盖茨上大学时,对刚接触不久的某一软件产生兴趣,便退学经商,开始不懈的追求,经过二十年,他终于成为世界首富。 世界创新史表明:不少成就一番事业的人,都是直接对准目标,在创造过程中,坚持信念,执著追求。 所有坚韧不拔的努力都会得到报酬的。 教师点评: 本文思路开阔,见解独特,显示了较丰厚的文化底蕴。此文成功的原因在于作者平时的善读、善思和积累。 指导教师:李爱红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