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散文点评:亲情,我永远的天空 |
作者:罗云波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5/12/3 21:19:54 文章录入:蓝星 责任编辑:蓝星 |
|
亲情,我永远的天空 文/何伟平 我来自贫困的农村,我的爸爸妈妈都不得是标准的农民。他们朴实、善良,所能给予我的,只有那无尽的爱。 说实话,我并不是一个懂事的女孩子。我在家中是最小的一个孩子,哥哥姐姐年龄上比我相差很多。记的那一年哥哥要结婚,姐姐要上大学,而不懂事的我看到别的小女孩穿着鲜亮的衣衫,而我却是一身朴素的衣服时,就会哭着、闹着,要妈妈也给我买。每当这时,我总会看到妈妈眼中流露出的无奈。当时,我不懂得世事的艰辛,有时甚至对着妈妈大喊:“你不疼我,我不是你亲生的。”那时候,我真的不知道这任性、刁蛮的话语却深深地刺伤了母亲的心。现在想起来,我真的好后悔。 我真正了解到父母爱我之深,是我收到重点中学录取通知书的那一刻。那一天,全家人都沉浸在节日一样的喜悦之中,爸爸唱起了京剧,妈妈则高兴地流出了眼泪,哥哥姐姐也同样为我高兴。可是当爸爸看到录取通知书上面那巨额的学费时,他的双肩猛地抖了一下,我也被惊呆了。因为入学时,要一次交清3000多元钱,这个数目对于富裕人家来说,当然算不了什么,可是对于我们而言,就算砸锅卖铁也难凑足这笔巨款。我知道爸爸妈妈心中很苦,因为我家前后还欠下了许多外债。当时屋子里面一片寂静,默默抽烟的爸爸突然说:“小平,兄要你争气,我和你妈就是吃糠咽菜也要供你上学。”我的视线模糊了,几天光景,父母就明显地瘦了许多。为了让我上学,爸爸卖掉了家里所有值钱的东西,在入学的前一天晚上,我在收拾行李的时意外地发现了卖血化验单,我的心中如刀绞般难受,泪水不知不觉中流了出来。 时间匆匆,转眼三年过去了,爸、妈头上也多了一些白发,上完中学后我没有继续就读而是选择了外出打工,我不想让父母压力太大。父母的爱是血浓于水的真实,每每往家打电话,父母再三叮嘱一定要吃饱,别怕花钱,把身体养好……。我没有后悔什么,我感谢上苍给了我一个温馨的家庭,现在哥、姐也都有了孩子,我也有了侄子、侄女、外甥、外甥女,在家里我是幸福的,爸妈的疼爱,哥姐的关心,还有四个小天使那可爱的面容,让我的心中有一份安慰。我要全身心的为了我的梦想而努力,来回报我的亲人们。 在外的日子很苦,但每每想到我的亲人,我就有一种说不出来的力量支撑着我,让我前进。记的去年冬天,天气一天比一天冷。有一天我收到了一个邮包,是爸爸寄来的,打开一看,是妈妈亲手为我织的毛衣,还有三双棉鞋垫。爸爸在信中说,妈妈怕我着凉,特地为我做了这些寄来。天有多高?海有多深?这浓浓的亲情怎么形容?!长大了,我也理解了父母,想想过去的那些事情,在心中总会有一种自责。现在离家三个月的时间了,父母从来都没要求过我回家,只要求我安心工作。虽然他们很想我,也许最深沉的爱恋,原本无须用语言去表白,他们只知道付出并没有想过在儿女身上索取什么,那无尽的关爱,让我时常的感动。真的,我真想让所有的人知道,是亲情支撑我的一方天空。 田浩点评: 本文是描写亲情故事的散文,把父母的浓爱用心表达出来,其情感是自然平实的,也是感人的。但是,我觉得文中在一些细节问题上处理得不够好,它们或多或少地影响了全文的表达效果。 写亲情故事时要注意,最好不要同时写父母两个人的“事迹”,只写一个人,如:妈妈或爸爸,这样有利于行文,因为父母的爱是有细微差别的,同时写两个人容易造成顾此失彼吧。平时说“父爱如山,母爱如海”就是这个道理。那么,第一个生活细节,“我”要穿花衣服的事,就可以写成父亲的言行。如“我”老是和父亲哭闹,妈妈劝“我”根本就不听,他气急了,给了“我”几个子,手有些重。“我”哇哇大哭,他急急地走了,晚上他看了“我”好久。时隔不久,“我”就穿上了花衣服。细节的作用是不言而喻的,让人感动让人回味。爸爸对“我”打工生活的关心也要细化,而且注意描写重点,不要注意细枝末节上的表白,用一种近似憨态的质朴把父爱展现出来,比如说,他反反复复重复那几句话,问了不下五遍,“我”明白了浓情之至极的美。而且每次打电话都是这几句,把吃住行安全问题问个遍。这个细节胜过千言万语,万千浓爱融进了几句话中。后面的寄邮包也是一样,信是父亲亲手写的,很短,字歪歪扭扭,错别字较多,但这比任何东西都重要,这是一颗浓爱的心。言之切情之浓就是用细节展现出来的。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