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新柳的情怀——应修人《新柳》赏析与训练 |
作者:李明隆 文章来源:四川省资阳市雁江区伍隍中学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5/8/9 13:06:59 文章录入:蓝星 责任编辑:蓝星 |
|
新柳 应修人 软风吹着,细雾罩着,浅草托着,碧流映着,——春色已上了柳梢头了。 村外底小河边,抽出些又纤又弱的柳条儿,满粘着些又小又嫩的柳芽儿。 但是春寒还重呢!柳呵!你这样地抽青,是为你的生命努力吗?还是为要给太阳底下的行人造成些伞盖吗?…… (1920.3.19晓,慈溪) 【作者简介】 应修人(1900—1933),浙江省慈溪县人。小学毕业后,曾在上海一个钱庄当学徒。“五四”时期开始写诗。1922年与潘漠华、汪静之、冯雪峰组织“湖畔诗社”,合出了诗集《湖畔》、《春的歌集》。“五卅”运动后,他加入了中国共产党,1927年赴苏联学习,1930年回国后,曾任江苏省委宣传部长。1933年在与国民党特务搏斗中壮烈牺牲。解放后,出版有《应修人潘漠华选集》。 【内容赏析】 散文诗《新柳》写于“五四”运动后的第二年,作者20岁时。全诗围绕“新柳”写景抒情,洋溢着欢快、乐观的感情。 诗的第一段,用软风、细雾、浅草、碧流渲染出了一派生机盎然的春意。在一幅明丽的画面上,点出描写的主体——新柳。 第二段正面写柳。“村外的小河边”交代柳树生长的环境,“又纤又弱”状写柳枝的形貌,“又小又嫩”绘出柳芽的形象。虽是细腻、轻柔的早春,却已经散发着浓厚的春天气息,蕴含着青春生命的具大活力。 第三段用第二人称,与柳亲切对话,赞扬新柳的精神。它在春寒料峭中奋发生长,不仅是为了自己的生命,而且是为了造富于人。“柳”这个意象,在这里既是一个春天的符号,象征着生命的开始;也是一个人格的化身,象征着无私奉献的精神。诗人在对柳的赞颂中,也自然地赞颂了一切为人们谋福利的人。 全诗以一腔纯朴、善良的情怀,启迪人们抓住大好时机为人类的幸福努力。诗由面到点,由形到神,层次清晰;“细雾”白,“碧流”“浅草”绿,“柳芽”嫩黄,色彩鲜明;排比、拟人、点染、动静、细描等手法和谐运用,语言清新、流畅。的确是现代诗歌中的一篇精品,一首情景交融的散文诗。 【实战演习】 1. 散文诗的开头是怎样引出“柳”这一形象的? 2. 对新柳的赞扬表达了一个什么样的主题? 3. 全诗的内容安排、手法运用、语言上有什么特点? (答案看内容赏析)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