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雨夜江南
作者:闲时一得  文章来源:我爱语文网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5/6/12 0:13:35  文章录入:蓝星  责任编辑:蓝星

  好天气一直持续了近一个月了,都说好天气会带来好心情。可我怎么也找不到这样的感觉,在这秋不像秋,夏不像夏的季节里,倒让我感觉到一种莫名的烦。

  很奇怪不知为何,突然下起了雨来。这是一场阵雨,雨时大时小,如同我现在的心境,时好时坏。我也说不清为何我的心境,会如同现在窗外的夜空那样,成了铅灰色。心头上掠过的是铅灰色的云,眼里看到的是铅灰色的瓦和墙。

  雨打湿了那瓦和墙,瓦和墙就变了一种颜色,虽然不是那种希望的明亮,倒也是一种不错的清澈。就如这莫名的雨,也会骤然间改变我那灰暗的心境一样。

  在看那被雨水打湿了的绿叶,似乎就是那么的一点绿,就能一下子荡去了,我那已被世事磨圆磨钝的意识,并点然了我那锐利而敏感的思维,不知为何在这夜雨中,我的脑海里会掠过这样的字眼“雨夜江南”。

  我身处福建,按说也属江南了。但在人们的观念中,那江南都是意指江浙,福建广东则是南方而不是江南了。在我的思维中,也有这样的模式,于是我时常会在不经意间,就想起了江南,就如今夜因雨而就会想起“雨夜江南”一样。

  这样的江南情结,也许就是我对美的一种期盼吗?因为每当我想起“雨夜江南”的情景时,就如有一位婉约的少女浮动于心,使那已经令我平淡的不能再平淡的日子,充满了一种神往与渴望,于是我总不想在这“雨夜江南”的梦中醒来。

  我没有在江浙亲历过“雨夜江南”的真实,但我曾无数次用想象的笔触,勾勒出“雨夜江南”的模样。

  雨沫青山染绿水,与我们没有什么不同;细雨斜桥是人家,则别有一番风情;梢公棕衣橹声远,不见乌蓬远方来。

  但想象的沉淀,总还是一个模糊的印象。可是在细细想来,何必一定要那样的真实呢,不是有人说过“虚拟的都是完美,现实的都是破碎”。

  走得近了,看的真了,韵味也许就没了。最完整的美,永远是属于虚幻的遐想和亘古的回忆。

  在这样的雨夜里,无须行囊,无须盘缠,一杯清茶,呤听窗外淅淅沥沥的雨声,让灵魂踏上了那条芳草萋萋的千年古道,去寻觅那江南的雨夜历程。

  人们一说游历江南,总是忘不了那青山绿水和小桥人家,而我则将我的灵魂,游戈在那江南特有的清澄的风中。并竭力地捕捉那飘荡在风中的丝丝情愫。

  悲情也好,苦情也罢,因为就是他们真真切切地存在,江南不只是一幅嵌在人们记忆中的漂亮景致,而是成了吟唱千载,让人魂牵梦绕的,动人故事的摇篮。

  幻化中,我似乎看到了西子湖畔,哪摇戈的柳枝。而湖上的那一叶扁舟,是否曾载过哪倾城倾国的浣纱女,你曾心碎,你曾泪干。岁月如歌,你的扁舟依在,你的故事依在。

  神游中,我好像看到了断桥上的,那把鬼惊神泣的油纸伞。许仙的善良,白娘子的多情,小青的义气,法海的残酷,大浪涛天,也不过是历史云烟。那座塔依在,那个戏依在。

  追思中,我感觉到在那怒放的花间,飞舞着那对让人牵肠挂肚的彩蝶。同窗三载情依依,十八相送意切切,一曲<梁祝>载史册,一座荒冢留人间。坟上的杂草,青了又黄,黄了又青。
  
  谁说江南就是一川绚丽,满城风絮,都是哪柔和的山、多情的水、静谧的桥?在这柔情和含蓄的江南,不一样有这些无数人性火花腾起的一刹吗?并燃烧着,所有真诚之人热情的眼眸和那赤诚与忠贞的心。

  我伫立在窗前,将我的灵魂交给了这雨夜的江南。那灯下长长的身影,真想能幻化成一株垂柳,在断桥旁,抚皱那一池的涟漪。或者让它幻化成一珠水滴,在绽开的浪花里,唱出那深沉的歌。假如能幻化成为一片叶,随同那彩蝶的脚步起舞,那该是多么浪漫的精彩。

  雨夜江南,就如昙花般绽放在我的心海。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