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的职业道德要求热爱学生,尊重学生的人格,培养学生的思想品德,增进学生的健康,挖掘学生的智慧潜力,陶冶学生的情操,锻炼学生的意志,发展学生的个性等等。其中,热爱学生是教师职业道德的核心,又是一种高尚的职业情感。作为一名小学教师,在教育实践中怎样热爱学生,以达到教书育人的目的呢?我深有感触。
首先,必须尊重学生。
爱学生的出发点就是尊重学生。伟大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的教育思想始终贯穿着这一红线。尊重是教育的前提,建立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必须从尊重学生开始。教师要做到尊重学生,就必须经常站在学生的角度思考问题,与他们进行“心理位置互换”,做他们的“大朋友”,在学生最需要帮助的时候,提些朋友式的建议供其抉择。我班有位人高马大的男生,父母离异,父亲长期在外打工,与爷爷生活在一起,由于爷爷年岁已高,里里外外都靠他支撑。家庭的重任已让他无心学习,他的成绩特差,加之,身上发出一股逼人的汗臭味。因此,他的人气指数低,同学们讨厌他,鄙视他。常见他在座位上闷闷不乐,若有所思的样子。在一次劳动中,我发现他劳动特积极,不怕脏,不怕臭,勇挑重担。于是,我与他商量:“你担任我们班的劳动委员好吗?”他一阵窃喜,抿了抿嘴,点点头。劳支委员的任务繁琐,每天负责安排并检查教室.公地清洁,还有,教室茶桶的清洗及掺水。他尽职尽责,不久便得到了同学们的好感和称赞。在他职责范围的事,我都放手让他做,有什么问题我都与他商量,征求他的意见,老师的信任,增强了他的自信心。从此,他不但在劳动中起带头作用,而且在班级的其它工作或活动中都能主动参与,学习也努力了。为了不伤他的自尊心,他犯错误时,我从来没有当着同学的面批评他,训斥他,而是跟他促膝谈心,耐心开导,使他认识到自己的错误,从中感受到爱的温暖和受到尊重的快乐,进而感受到人格的真善美所在,感受到人世间生活的美好。从而乐观轻松地生活在温暖的班集体中,认真改正自己的错误,努力学习,为集体发挥自己的特长。
其次,必须关心学生。
我国近代教育家夏丏尊先生说:“教育不能没有感情,没有感情就没有教育。”师爱是一种教育,又是一种巨大的力量。教师在教学中的感情是直接影响学生的精神因素的。因此,教师不光要从学习上关心学生,还要从生活上关心学生。我班有位女生刘琴经常迟到,上课精神不振,思想开小差,作业常拖欠,学习成绩差。我了解到:她家父亲瘫痪在床,不能劳作,全家就靠体弱多病的母亲支撑。我很同情她的处境,常接近她,关心她,课外安排学习成绩好的同学帮她补课;课堂上多注意她,提问她;放学后还安排学雷锋小组专门为她做一些家务事,上学时到她家同她一起来学校。班上的同学还自发捐资,为她解决学习费用。她很受感动,便主动配合老师,学习进步大,成绩提高很快。这使我深深地体会到:一个对学生成长给予良好期待的老师,如果能常常把学生放在心上,体察他们的酸甜苦辣,关心他们的生活、学习和各方面的健康成长,就能为学生所爱戴;就能增进师生关系,融洽师生感情;也就能促进教师育人的效果。
最后,必须信任学生。信任学生本身就是一种巨大的教育力量,它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激发学生的自信心和上进心。在学校的教育工作中,必须把信任学生作为处理师生关系的基础,并处处与孩子们一道生活、学习,让他们知道老师是信任自己的,自己能在老师的引导下不断进步。,我班有位从小就失去母爱的学生,人虽聪明,但个性强,脾气古怪,是学校出名的调皮鬼。一次综合性实践活动,我提出几个活动主题,找他商量,要求他接受这次活动的主持任务。他很惊讶,不敢相信这是真的。我指出他的优点,鼓励他大胆接受任务,并相信他会成功。他很激动地答应了。后来,他作了充分的准备。结果,这次活动开得很成功。他感受到老师对他的信任,从此处处检查自己的言行、举止,各方面进步很快,老师和同学都说他变了。
信任学生是教师热爱学生的具体表现,它能协调师生关系,使学生愿意听从老师的教导,从而在与学生同生活,同劳动,同娱乐等教育情景和活动中,自然地培养、提高学生自我教育的能力。
总之,教师要教好学生,就必须对学生献出一颗真诚的心,给学生更多的关心,尊重和信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