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教师,尤其是作为一名班主任,在工作中经常会遇到调皮捣蛋的学生做一些令人恼火的事情,但每当想起爸爸对我的教育,我的火气便降了下来,它使我清醒。
那是我小的时候,家里很穷,一般只有过端午节才可能吃上鸡蛋。因此这个节一过去,便断去了吃上鸡蛋的希望。但在我们家里,有一个人除外,那就是我的哥哥:他晚上睡觉尿炕,第二天妈妈早晨准煮鸡蛋给他吃;他帮妈妈烧火,妈妈用湿玉米叶包了鸡蛋烧给他吃……在我的印象里,妈妈总是变着法给哥哥鸡蛋吃。我羡慕极了,可不管我帮妈妈做什么,妈妈从来不另外给我鸡蛋吃,我心中很是不解。于是,那一次妈妈又“求着”我帮她烧火的时候,我再也忍不住,央求妈妈也煮个鸡蛋给我吃,妈妈不仅没有答应,还批评了我,我心里很不服气。几天后的一个晚上,睡到半夜,妈妈让我起来小便,我说没有尿,然后我就在炕上画了一个大大的地图,心想,这一次妈妈也得煮鸡蛋给我吃。我暗自高兴。天快亮了,妈妈起床,叫我小便,我不吱声,妈妈感觉不妙,一摸我的被窝,很生气地一把把我从被窝里拖起来,边打我的屁股,边大声骂:“你这个小兔崽子,我一天到晚累个死,你还要故意添乱……”妈妈打我,虽然有点疼,但我一点不感到委屈,一滴眼泪没掉。爸爸看着一句话也没说。可想而知早饭是没有鸡蛋吃的。因为明知自己做了错事,早饭就没敢上炕围着饭桌吃,只掰了块玉米面饼子在外房啃了起来,闻着喷香的鱼味,我走进里屋,没等我夹鱼,爸爸就把拧下鱼头的小干鱼夹到我面前,说:“吃吧,以后不能再那样做了。”我悄悄瞅瞅爸爸,却没看到想象中的目光,我放心了-暴风雨不会再来了。从那以后,我再也没有故意做错事。
很多年过去了,这件事我仍然清晰地记着,尤其是今天站在这个岗位上。它不止一次地提醒我,对待受教育中的孩子,切不可粗暴,能通过和风细雨的谈话让孩子自己心中悔悟,是教育的最佳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