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苏联的一位教育学家曾说:“漂亮的孩子人人都爱,爱不漂亮的孩子才是教师真正的爱。”做老师的就应该公平地对待每一个学生,让学生享受到平等的权利。不能歧视任何一个学生,哪怕是有的学生有生理或心理的残疾。学生也该享受到同等的权利,应该享受到同样的教育。
平等地对待学生就要承认每个学生都有发展的潜力,只是发展的契机不同,途径不同、趋向不同。面对千差万别的学生,应该看到每个学生身上的发光点,全面地、辨证地认识学生。不宜过早地给学生下结论,用过激的语言训斥学生。这样会严重地伤害学生的自尊心,这些训斥性的语言都是对学生进行“心理惩罚”,是应该坚决杜绝的。
我担任的是一个美术专业的普高班。开学,迎来了一位特殊的学生,他超过正常年龄两岁,个子只有1.26米,O型腿。父母亲也因为儿子长不高,初中阶段休学两年的时间到处求医,还是无效。看他的个子,似乎还没有小学生长得高,但从他的脸上可以看出是属于他自己年龄段的人。
从我上面的介绍,我们可以知道他是一位属于生理上残疾的学生。与正常人有明显的差异。
对于这位A同学,从开学报到的那一刻,我就开始关注他。父母临走时,我也看到A同学在流泪,确实孩子第一次离开父母的怀抱,舍不得父母离开他,手一直摸着衣服的一角,头低着,不吭声。父母也再上与我班主任交待请我多关照。因为父母最当心的就是被班里的同学欺负,瞧不起他,他的母亲临走时还向我请求让他住到我家,让我带他。这要求我倒没同意,因为我相信我会让班里的学生信任他,他是能行的,他有困难的时候,让同学们伸出援助之手来帮助他。同时我也会让他培养自理能力,树立信心,让他充满自信,挖掘他的潜能,让他生活在班级这个温暖的大家庭里,快乐成长,而不是把他与班级这个集体分离开来。
班里排座位安排在新生报到的第二天晚上,为了避免男生不愿意与他接近,更不愿意当他的同桌。我还特地了解了个子稍矮的几个男生,因为我初步了解该同学有画画的基础,我就找了一个没有一点画画的功底而且性格开朗的男生。问他是否乐意当该同学的好朋友。当时虽然这位同学没有表示反对,但是从他的表情上我们可以猜到心里还是忐忑不安,跟A同学一起坐觉得没面子。当时我跟他说明了该同学存在的优点,并且也让他了解了自已专业基础簿弱的一面。经过一番交谈,最后他也主动提出了当A同学的同桌。那天晚上,在教室排队伍的时候,他很自觉并且乐意地站在A同学的后面。不仅仅是几个个子稍矮的同学,甚至全班同学都向B同学投去了赞许的目光,此时的B同学心里也乐滋滋的。当然A同学也想不到会有人愿意跟他亲近,睑上当然也露出了开怀的笑容。心里也涌起一股暖流,觉得自己是大家庭中的一员,没有被人家看不起。反而给他增加了做人和学习的信心。可以说这是让A同学树立自信消除自卑感的第一个环节。
离开父母的日子里,心里总牵挂着家里。特别是班主任应该给他们帮助。给特殊生多一点爱心,并且要善于观察学生的细节问题。由于A同学个子矮,军服、班服和校服,特别是裤子都是太长,只能把它拿到裁缝店里给剪掉一截。记得还是军训的某一天下午,是训练正步走,教官让这些学生把裤脚卷到膝盖上,我们班主任作为军训辅导员一直在训练场上,当时发现A同学没有穿袜子。当大家课间休息的时候,我顺便问了他,了解是因为只有一双袜子,而且是冬天穿的厚袜子,晚上洗了以后,第二天没有干。知道这个情况以后,当天我抽空到超市给他买了三双夏天穿的袜子给他送去。当时的他也非常激动。他或许体会到班主任并没有瞧不起他,在困难的时候,能热心地帮助他。因此班主任只有把爱的情感投射到学生的心田,师生间才能产生心心相印的体验,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
记得军训的时候,天气炎热,训练紧张,而A同学没有退缩,坚持到底,有时候,我都担心他坚持不住,让他下场休息,可是他总是说:“老师,我能行”。有时教官也建议让他坐边上稍稍休息,他都说“没事”。他的这种不偷赖、不怕苦和不怕累的精神也鼓舞了全班同学。使大家充满信心走好人生路上的第一次军训历程。最后,被评他为军训优秀学员。当他上台领奖品的那一刻,他的心情是那么的激动。对他以后的学习也是一种激励和促进。
刚开学进校的时候,我发现A同学有一个坏毛病,平时老喜欢用手摸衣服的一角甚至把衣角卷起来,不管心情是否好,只要是站着,他就有这个动作。平时我与他交谈的时候也会有这种动作。给人的感觉真像小孩子。后来,我也经常提醒他,让他改正这种不良的习惯,要好的同学也提醒他。经过一段时间以后,他改变了原来的这个习惯。性格也变得乐观开朗,消除了原先的自卑感。平时也热爱劳动,上次学校综合楼电脑房打扫卫生,他积极参加义务劳动。他也热爱集体,努力为班级作奉献。在寝室里值日生认真负责,并且乐于帮助他人。学校每次轮到我班出黑板报,他都积极参加,充分发挥他的专业水平。学校评文明教室,我班被评为全校第二名,这里也有他的一分劳动,教室的后面墙壁上也有他的作品画。美化教室后,大家都认真的在打扫卫生。当时,我看到他手里捧着好几片从树上掉下来的叶子,从外面跑进教室,并且问我,“老师,这树叶粘到那幅画的边上,可能更好看,行吗?”,我当时就说:“行,你试着办吧!”后来,几个女同学、男同学一起干起来。大家都说漂亮。真的是锦上添花。
A同学除了在思想追求上进,他的专业技术也不甘落后。而且帮助同学一起进步。他的同桌刚开始可以说没什么基础,现在他的进步比一般人都快。在我们教室的后墙壁上,也有他的作品展。A同学积极参加学校活动,他是校铜管乐队的成员,也是纪检部的成员。校第五届书法摄影展,A同学的摄影作品获得一等奖、书法比赛获得三等奖,他同桌的作品也获得了优秀奖。成功给他带来喜悦,让他充满自信。
在这个群体中,学生千差万别,而面对这千差万别的学生,特别是特殊生,我没有歧视他,把他当作正常人,有了进步进行表扬,有缺点进行批评。 平等地对待学生不仅指教师要平等地对待所有的学生,也指教师和学生保持平等的地位。有一句名言叫“蹲下来看孩子”,教育者要蹲下来和学生保持一样的高度,以学生的眼光看问题、看世界,这样才能真正尊重孩子、理解孩子,也就只有在这样的前提下,教育者才更有心去主动地创造更充裕的时间和空间去了解、剖析、关爱学生,为学生提供最适合的教育。只有最适合的教育,才能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让我印象最深的是在他的第一次周记中写的这样一句话:“班主任的教育和关心,给了我学习和生活的自信与力量,我能够生活在这样一个温暖的大家庭里,这是我人生中最快乐的一件事,我不会辜负老师的希望。因为我也是一名合法的公民,我有权利和义务为国家作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