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制定奋斗目标,抓好起始——建立良好班集体的前提
学生的随意性很强,良好的行为习惯尚未养成。因此一接到新的班级,谈心是我的第一课,了解每位学生,使自己心中有谱。同时,班队课以故事或游戏的形式和小学生一起学习《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少先队十知道》……确立共同的奋斗目标——团结、进取、文明、向上。目标是班集体奋斗的方向和动力,学生都为自己属于集体中的一份子自豪而努力。正所谓“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
二. 培养一支得力的班干部队伍——建立良好班集体的关键。
如果说班主任是牧羊人,那么班干部就是领头羊。因此,班主任必须十分重视选拔和培养一批骨干力量,形成集体的核心。
我接班后,并不马上确立人选,而是细心观察,明确当选的条件,进行竞聘后择优候选人,然后民主选举,这样,一支由学生信任的班干部诞生了。
古代教育家孔子曰:其身正,不令其行;其身不正,则虽令不从。这就是说正人先正身。平时我用这句名言勉励自己的同时也影响着班干部,潜移默化,小老师们管理班级真的是有板有眼:黑板报格局新颖;中队活动丰富多彩;课余生活五彩缤纷;疑难问题同心协力;同学摩擦妥善解决……
三. 培养学生的自理能力——建立良好班集体的基础。
叶老说:教是为了达到不需要教。就是要使学生改变他们学习中的被动地位,做学习的主人,做生活的主人。
时代的变迁,世界的接轨,生活条件的日益改善,小学生的“在家靠父母,出门靠别人”的依赖心很强,因此,必须培养小学生的自理能力,使每位学生都能做“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和班干部一起商量尽量能做到双“五自”:在家自己洗红领巾;自己铺床叠被;自己整理房间;自己端菜、盛饭、洗碗。每位学生都有“双向联系卡”,有孩子自己填写,不定时的和家长联系,并恳请家长配合,给孩子进行适当的鼓励。在学校保持书包整洁;按时独立完成作业;每日一读课外书;积极参加课外活动;主动搞好班级卫生。有规则的进行小组竞赛,在轻松快愉的氛围中每位学生都有一个目标可循,来到班级其乐溶溶。
四. 注意后进生的转化——建立良好班气体的保障。
马卡连柯说:不能控制自己情绪的人,不是好老师。每个班级几乎都有几个调皮捣蛋的孩子,他们其实很阳光的,关键是你是否给他机会。对于他们是动之以情,哓之以理。曾经教过这样一个男孩,调皮的他,一会作业不做,一会欺负女生,还有许多意想不到的恶作剧,让许多老师发愁。有一次,他在楼梯上上下奔跑,结果嘴唇边摔了一个不小的裂口,我闻讯赶来,抱起他直奔医务室,小调皮还没有反应过来,消毒药水已经在他的嘴边拭檫。“疼吗?别忘记吃药,回家洗脸当心水弄湿纱布,老师和你一起回家……”小男孩哭了,摔疼的他没有哭,此时眼泪吧嗒吧嗒,是啊,和他交流的太少了,因为远离会丢失很多啊。渐渐地,班队课上有他那活泼的身影,“红星栏目”那他的小红星直线上升。
总之,只有坚持将养成教育和行为诱导相结合,才能建立起一个健康和谐,利于学生发展的班集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