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主任的良好形象对学生的思想起积极作用,不良形象对学生的思想有消极影响。因此,担任班主任的教师,尤其是青年教师,在学生中要注重自身的良好形象。班主任在学生中的第一印象如何,直接关系到以后班级工作的开展和学生良好思想品德、良好习惯的形成。所以,班主任在开学之初更要注重自身的形象。
一、仪表形象
仪表是人的心灵的外在表现,是人的情感的外露。班主任的首要任务是培养学生树立良好的思想品质,因此,和学生第一次见面,必须衣着得体,举止大方,神情端庄,态度和善。这样,才能给学生留下良好的印象,使学生见了有亲近感。这一良好的形象可为沟通师生思想的大门,顺利做好班级工作创造有利条件。班主任如果穿奇装异服,戴戒指、项链,抹口红、画眉,出言不逊,盛气凌人,那势必会给学生留下不好的印象,使学生见了有厌恶感。这一不良的形象会拉大师生之间的感情距离,为以后的班级工作受阻埋下伏笔。正因为如此,班主任应注重自身的仪表形象。
二、语言形象
语言是人与人之间进行交际活动的工具。语言的运用,关系到交际活动的成功与否。因此,班主任面对学生讲话,尤其是第一次讲话,必须针对所讲的内容,对所运用的语言仔细推敲,反复提炼。要做到通俗易懂、言简意赅,使学生听了产生“有水平”之感,从而使他们信服、佩服。这样,学生才能听而有行,行而有规,班主任才能更好地开展班级工作。讲话罗嗦、拖泥带水,会使学生生厌;讲话云山雾罩、不着边际,会使学生心烦。这对班级工作会造成不良影响。正因为如此,班主任应注重自己的语言形象。
三、行为形象
育人一靠言传,二靠身教,身教重于言传。班主任要做好班级工作,培养学生的良好思想道德和行为习惯,就必须时时处处注重自身的行为表现。例如,班里组织劳动,班主任不仅要当好指挥员,更要当好战斗员,要说在前,干在先,用自己的行动影响带动学生。如果班主任不能处处以身作则,他就无法赢得学生的信任。正因为如此,班主任不仅要做履行教师职业道德的模范,而且要做遵守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表率,注重自身的行为形象。
四、教学形象
教学是培养教育学生的主渠道和主战场。班主任的教学水平是取得学生尊重、信任的极为重要的因素。所以,班主任必须上好第一课。而要做到这一点,就要结合教材和学生的实际备好课;在讲课中,既要恰当发挥自己的才智,又要让学生展示自己的才华。讲课成功,学生就会尊重你,信服你,这样就能为做好班级工作创造良好的条件。如果备课不精,讲课平庸,学生就会心烦、生厌,这样就会为班级工作的开展造成隐患。正因为如此,班主任要注重自身的教学形象。
总之,仪表、语言、行为、教学是教师,特别是班主任教师做好教育教学工作的基本素质。面对素质教育的逐步实施,班主任要注重自身形象的塑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