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件事是我教育生涯中最大的一次失误,其教训我永远不会忘却。
那是我步入教师队伍的第二年。年轻要强的我把班级工作搞得有声有色。不料,即将放暑假的那天早上,班里的气筒不见了。一只气筒当时只值八块钱,可那是我们班的一份宝贵财产,因为它是我们全班师生超额完成了学校分配的打草任务之后得到的奖励。农村孩子家里穷,大多骑破车,这只气筒可解决了大问题。
趁学生开校会,我来到了男生宿舍,看着学生卷好的铺盖,我突发奇想,会不会有人把气筒卷在铺盖里准备拿走呢?于是,我隔着铺盖挨个摸了起来。突然,我的手触到了一个硬邦邦的东西,打开铺盖一看,正是那只气筒。我的心立刻突突地跳了起来。我极力使自己平静下来,重新把铺盖卷好,并立即向学校作了汇报。为了给学生一次改正错误的机会,校会之后我留下了全体男生。主任说:“若主动承认错误,可宽大处理。”但等了好大功夫也没人坦白,于是主任要求学生打开自己的铺盖卷。急着回家的学生纷纷打开铺盖让主任过目。忙乱之中,只听有人用近乎祈求的语调轻声对我说:“王老师,我和您说点事。”啊,是安某!我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那是一个物理、数学曾考过双百的学生啊!我狠了狠心说:“有事一会儿再说。”当时我想,高中生不是小孩子了,既然我已经给了你机会,那就不再宽恕。
事情的结局是可想而知的,安某被带到办公室写了检查。我是又难过又气愤,我不能容忍我的学生犯这种错误,我狠狠地批评了他,并请家长来校把他领回家,叫他听候处理。
新学年开始了。安某再没回来上课,“自动退学”了。
在很久一段时间里,我虽然替安某惋惜,却没有意识到自己有什么过错。听说恢复高考以后,安某考上了中专,毕业后到乡里的一个部门工作去了。
年复一年,我全身心地在三尺讲台上播种着希望。耕耘之中我渐渐体会到,教师对犯错误的学生应该给予更多的关爱,在我有了自己的孩子后,这种感受更加深切。
于是,我开始思索自己在处理安某问题上的过失。如果发现气筒之后我能把安某单独留下来做工作而不报告学校,如果他要承认错误时我能再给他一次机会,如果事后我能做好他的思想工作,使他鼓起勇气重新回到集体中来,安某是不是会比今天更出色?然而,这一切我都没有做到,我为自己的失职感到愧疚。
我调入县中后,安某也调到县城工作。他曾多次到家看望过我,我们在一起谈工作、谈生活、谈未来,唯独没有谈过那件我们双方都不愿提起的事情。越是这样,我的自责就越强烈。
一天,我终于提起了这个话题。教师节到了,在城里工作的许多学生回校与教师聚会。安某正好坐在我身边,于是我抓住机会,鼓起勇气,坦诚地对他说:“××,那件事压在我心上二十年了。我想问你一句,你恨老师么?”安某睁大眼睛看了我许久,激动地说:“王老师,您怎么会这么想。要不是那年您对我进行了教育,我指不定会变成什么样的人呢……”我相信安某说的是真话,因为从他的眼里我读出了真诚。我同样真诚地对他说:“当时,我应该给你一个机会。如果是现在,我绝不会那样处理问题。要说犯错误,倒是老师犯了一个不能原谅的错误……”安某紧紧地握住了我的手。我们没有再说什么,也无需再说什么。
事情过去二十多年了,每想起来,心情总有几分沉重。不过,庆幸的是,对事业的执着追求和对学生的爱使我学会了换位思考。我时常想:如果我是学生,我会希望老师怎样做?如果犯错误的学生是我的孩子,我会怎样做?师爱和母爱交融在一起,使许多问题在与学生的相互理解和感情交流中得到了很好的解决。
我做教师近三十年,发生在身边的事情大多淡忘了,唯独这件事我一直记在心上。我愿意把这件事讲给青年教师听,让他们从中吸取我这个永远不会忘却的教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