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新语文 >> 教学文摘 >> 教育专题 >> 文摘正文
情感教育微探
        ★★★
【字体:
情感教育微探
作者:佚名    文摘来源:www.xinyuwen.com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5-7-28
17世纪捷克伟大的教育家夸美纽斯曾经猛烈抨击中世纪的学校是学生恐怖的场所,在那里有的只是令人望而生畏的禁忌体系和冷漠的教诲。虽然对今天的中小学校不能作如此的描述,但是在素质教育成为时代主旋律的今天,一个学校如果忽视了情感教育,那就应当被视为教育上的严重失误。
    情感教育是古老而年轻的话题,面对社会的飞速发展、面对学生中不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时代已赋予其新的内涵。俗话说:学高为师,身正为范。作为教师,尤其是一位班主任,“以德化人”、“以才服人”固然重要,但如果离开了“以情感人”,那么“德”和“才”都很难收到理想的效果。因为教育是充满感情、充满爱的事业,没有感情的教育是苍白无力的教育,单纯的知识传授不能造就一代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健全的国民。在教育教学的过程中,形成和谐的、民主的师生关系,是情感教育得以实施的不可缺少的因素。其中爱、理解、尊重和信赖学生是形成和谐、民主的师生关系的主要因素,也是情感教育实施的基本技巧。
    (一)要爱学生,更要使学生学会爱人
    教师的爱具有巨大的作用,它是教育的桥梁。《学记》中讲的“亲其师,信其道“就是说情感是知识传授的桥梁。有了爱,师生之间才能思想相通、情感交融,才有一条心灵通道。教师对学生的爱能够唤醒学生的爱心,萌发学生善良的道德和高尚的情操,可以说爱心是滋润学生心田的甘泉;爱心是教师一切教育艺术、技巧、方法产生的基础与源泉,也是教师对学生实施情感教育的起点。人非草木,孰能无情?爱是人的一种积极的高尚的情感。列宁曾经说过:“没有人的情感,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人对真理的追求。”要培养学生高尚的情感和情操,就应该关心学生、热爱学生,这是情感教育赖以实施的基础。在教育过程中,教师只有怀着一颗关切的爱心去接触学生,才可能深入到他们的内心世界,及时发现问题,防微杜渐。如果一个学生经常感到教师对他的爱,他就会对人生充满着希望和愉快,可见教师对学生真诚的爱滋润学生之后,可以在他们的心灵深处留下痕迹,为学生情感的升华打下必备的基础,从而使他们学会关心和爱护别人。可见教师对学生的爱,对于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开发学生的智力,转化学生思想,陶冶学生的情操,塑造学生的灵魂,有极大的激励和感染作用。也正是因为有了教师的爱,教师才能做到“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正是因为有了教师的爱,才铸就了教师在人们心中的崇高形象。谁爱孩子,孩子就爱他。只有爱孩子的人,他才可能教育孩子,教师如果和学生建立了真正的感情,达到信任的程度,就会成为一种巨大的教育力量。情绪心理学认为,人在心情舒畅时,才思敏捷、妙语连珠、幽默机智,各种能力都增强;反之,如果情绪低沉、沮丧、忧郁,那就会思维迟钝、记忆衰退、语言呆板,各种能力下降。教师应及时控制自己与学生的情绪,才能获得一把开启学生心灵之钥匙。
    (二)要理解和宽容学生
    理解是一种心理换位,是指能站在他人的立场,设身处地的为他人着想。教师虽为人师,但不应就此将自己束之高阁,而应走进学生、融入学生,想学生之所想、急学生之所急,了解并理解学生的需要。譬如,在一次考试中,我发现有一位同学试卷下压着一张事先准备好的纸条,心虚的想要偷看。我并没有按照定式将他提交给教导处,而是避开其他同学的注意默默地拿走了纸条。因为我知道一旦声张会使他在同学面前大失颜面,进而伤及自尊,产生自卑。事后,这位同学主动找我来承认错误,我不失时机的对他加以教育,并从正反两方面对他的这一行为进行分析,指出他之所以作弊是为了取得好的成绩,说明他主观上是要求上进的,但客观上采取的方式方法不对。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要象爱迪生、林肯一样善于在失败中吸取教训。在经过这件事之后,他在学习上发生了巨大的转变,不但上课认真,而且成绩突飞猛进。正如他所言,这完全缘于教师的理解与宽容。
    (三)要尊重学生
    人们对尊重的需要有自尊和来自他人的尊重两个方面。自尊包括对获取信心、能力、本领、成就、独立和自由等的愿望。来自他人的尊重包括承认、接受、关心和赏识等。因此一个具有足够自尊心的人总是更有信心、更有能力、更有效率,而最健康的自尊是以别人给予的尊重为基础的。教师尊重学生,就会使学生感到自己不仅是一个学生,而且也不是被动的容器,而是一个独立的人,具有独立的人格,因此也会觉得教师一直对他是欣赏的、尊重其意见,能让他自由提出意见,发表见解。教师尊重学生实质上就是对学生个性的尊重。尊重学生的个性也是学生乐学的一大秘密。
    (四)要信赖学生
    前苏联著名的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这样告戒过青年教师:在任何时候不要急于给学生打不及格的分数,即教师应该相信学生是有能力学好的,相信学生的缺点是可以改正的。教师的这种信赖一旦传递给学生,就会使他们感到自己与别的学生一样具有才能,对自己的缺点有改正的勇气。教学与教育过程中需要创造教师友好的信赖学生的气氛,多给学生以赞扬,因之赞扬就像温暖人的心灵的阳光,我们的成长离不开他。反过来,教师也要设法使学生信赖自己,这样才能使师生相互信赖、情感交融,使许许多多的教育教学因素充分调动起来,教师愉快的教,学生愉快的学。
   “感人心者,莫先乎情也”,教育本来就应该是充满感情的事业、充满爱的事业。如果把教育变成枯燥的、单纯的知识传授,而且用分数去激化其中的厉害关系,把正常的做人,生活必须的情感素养,对美好事物的追求排斥在教育的过程之外,教育就会出现巨大的危机。现实提醒我们,教育要重视以情感人,教师必须具备热爱学生的心理素质,要对学生尊重、理解、信任,与他们多进行感情交流,建立起平等、民主、亲切的师生关系。在与学生的交往中,教师要用自己的爱去创造爱的氛围,在爱的氛围中教书育人。当学生在认识上或行为上出现问题时,教师要采取“晓之以理,动之以情”的方式进行说服教育,教师的循循善诱、亲切教诲必然感化学生,带来学生持久的、心服口服的遵从、钦佩、喜爱和信赖,以便卓有成效的实施素质教育。
3A Disk网络硬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