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新语文 >> 教学文摘 >> 阅读教学 >> 文摘正文
阅读教学中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
【字体:
阅读教学中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作者:佚名    文摘来源:www.xinyuwen.com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5-7-19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永不衰竭的动力。然而,教育就是培养创新人才,实施素质教育的主要阵地。所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是十分重要的。
                创新精神是指人们从事创造性活动的愿望与态度,是创新能力品质的基础和动力。它主要包括创新意识和创新动机两个方面。创新意识是一种渴望用新思路、新方法、新途径、超常规地解决问题的态意愿。
              “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小学语文是义务教育阶段的一门基础学科。”因此,在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是十分关键的、必要的。
                 下面就如何在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谈几点方法。
                 一、  在发展求异思维中培养学生创新意识。
                 求异思维又称发散思维、辐散思维,是思维者
               ' 依据问题提供的信息,不依常规,寻求变化,获得多种答案的一种思维形式。是创造性思维的中心环节,它丰富了思考的过程,使思维更加灵活、流畅,为思考的结果赋予独特、创新的色彩。其主要功能在于使人的认识与思考不拘泥现有的东西,敢于求新求异。这就要求教师要引导学生打破常规思维的束缚,克服思维定势的影响,凭借自己的能力,从不同的角度、途径去思考问题。例如,在教学《田忌赛马》一课时,老师让学生思考:除了孙膑想的这种顺序能取胜外,还有其它顺序吗?学生积极思维踊跃发言,排出了好几种顺序,经过实验发现,还是只有孙膑那一种方法可行。不但使学生深刻认识到孙膑的机智,而且拓展了学生的思路,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
                 二、  在发展联想思维中培养学生创新意识。
               1         联想是创新的翅膀,没有联想就没有创新。联想是指从一个事物想到另一个与之相关事物的思维方式。
                 三、  在发展想象思维中培养学生创新意识。
               5         爱因斯坦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的一切,并且是知识的源泉。”
                 四、  在发展逆向思维中培养学生创新意识。
               
 《沙漠里的船》因果句倒装。
                 途径。
                 五、  扎实的基础知识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先决条件。
               * 在语文教学中,基础要扎实,这是创新的起点。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使学生掌握本年段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也就是《大纲》提出的:学会汉语拼音;掌握汉字2 5 0 0 个左右;会查字典;写字规范;能阅读程度适合的书报,阅读总量不少于1 5 0 万字;能写内容真实、有条理、通顺的文章;能听懂别人说话并表达自己的意思。这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基础。“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如果把最基础的东西丢掉了,就像“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只有掌握扎实的基础知识才能创新。
                 六、  创设宽松、民主、和谐的学习氛围。
               v         课堂教学是阅读教学的主渠道,因而教师要创设一个宽松、民主、和谐的良好的学习氛围,让学生在其中积极主动地进行阅读实践活动。学生始终处于积极兴奋的状态,主动思考,主动表达,老师起着导向和激励的作用。学生乐学、乐思,迸发出创新的火花。*     任何学科的教学总是在一定课堂气氛中进行的,课堂气氛是影响学生主体发展,影响教学效率的一个重要因素。心理学家勒温、李皮特所作的关于课堂气氛对儿童行为影响的实验结果(即在以专制为特征的课堂气氛下,学生十分讨厌集体活动,对学习无热情;在以放任为特征的气氛下,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自觉性也不如常;只有在平等、融洽的气氛下,学生的学习热情才高涨,对教学过程的主动参与度显著加强),也有力地说明了这一点。因此,现代教学论者一般都比较重视课堂气氛的优化问题。
               *         教学中,我们要把微笑带进课堂,把激励、竞争带进课堂,把信任的目光投向每个孩子,把和蔼的微笑洒向全体学生。我们要用热爱与尊重学生的行为,赢得学生对我们的喜爱与信任,努力创造出一种平等、融洽的教学气氛,使学生产生最佳的学习心态,轻松、愉快地参与学习。在课堂上要积极为学生创造表现自我的机会,并想方设法帮助所有学生获得不同程度的成功。因为“成功的欢乐是一种巨大的情绪力量,它能够使学生产生好好学习的强烈愿望。”(苏霍姆林斯基语)
               
  七、  鼓励学生质疑问难。
               i 爱因斯坦曾说过:“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质疑问难是学习知识、探索创新的基础。有疑才有深入的思考,有思考才有深入的发现。在阅读教学中,鼓励、培养学生善于思考,敢于提出问题,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前提。
                在教学中,我让学生把在预习中不懂的地方写在预习本上。上课伊始,并不急于解决这些问题,而是让学生再默读课文,想一想自己提出的问题能不能自行解决。在默读过程中,如果出现了新问题,也可以写在预习本上。通过小组讨论,归纳出本组共同的疑点提交全班。
3A Disk网络硬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