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新语文 >> 教学文摘 >> 写作教学 >> 文摘正文
新课标下的话题作文指导
        ★★★
【字体:
新课标下的话题作文指导
作者:王玲毅    文摘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6-2-25

新课标下的话题作文指导

之教学案例

  王玲毅

一直以来,作文就是绝大多数学生最头疼的东西。一提起作文课,就会心生“怨恨”,对于上课也就没有了兴趣。许多学生把作文看得很神秘,平时说话口齿伶俐、滔滔不绝,一旦写起作文来,就枯燥无味、语无伦次。最多的情况是觉得没有什么事情可写。在这样的情况下写出的作文不是模仿《作文选》中的,就是自己瞎编乱造,毫无情感可言。造成这样的原因是他们割裂了作文与无限广阔的生活的关系,又没能很好的把自己的喜怒哀乐在作文中表达出来,再者他们还缺少必要的写作方法和技巧。当然,提高写作水平非一日之功,语文教师要逐步引导。每个学生的心灵都是丰富多彩的,我针对初二学生话题作文的特点选择了从表达真情实感入手,安排了一次作文辅导课,收到了比较理想的效果。
     
一、 基本的教学环节及教学情况
     
第一个环节:老师向同学们提问:你认为什么样的文章是好文章?要求每个同学先写出自己的看法,再小组相互交流,最后全班集体探讨。学生的答案五花八门,集中起来大致有以下几条:主题突出,中心明确,条理清晰,语言优美,能感动人,能讲出好的道理,当然不能有错别字、语病等等。
     
第二个环节:老师点拨,也是引入本节课的主题——好文章有很多种,有以情感人的、以理服人的、给人启发的、引人深思的……我以为对大家而言说真话、抒真情是学写好文章的第一步。惟有真情才能打动人,虚假的情感只能令人作呕。作文要有感情,这感情要源于生活,要真实。有学生为了自己的文章能打动人,就编造说自己的父(母)得了绝症或离婚了,那对于家庭不错的父母来说看了这篇文章非得气晕不可。再比如我们同学想赞美父母对自己的爱,不少人就写自己半夜生病爸(妈)背我走很长的路去医院,躺在医院里,爸妈又如何细心照顾自己,要不就是冬天起床给我做早饭、替我洗衣服,或者下雨天冒雨给我送雨披、雨伞。其实,只要我们细心观察体会,父母对我们的爱是无时无处不在的。
     
第三个环节:师生共同讨论:该写些什么,怎么写?我朗读一篇同学的范文,描写的是母亲在“我”的每个阶段给我扎辫子,但等“我”到了12岁时却让“我”自己动手,目的是在培养“我”的独立自立能力。这是一篇感情浓郁的文章,作者的语言功底较深,文字优美。我朗读这篇文章的目的是为了告诉学生:亲情可以在寻常小事中表现;母爱并不是母亲给我做什么事,母爱并不是一定要让母亲为我做出牺牲。

第四个环节:小结:敏锐的观察,细心的体会,从日常的点点滴滴的小事中去发现真情;敞开心灵,放飞思绪,用最美的文字去细腻的抒写真情;珍惜亲情,关爱他人,在享受爱的同时,要学会爱别人,尤其是我们的父母。
     
第五个环节:自己自由命题,写一篇充满真情的文章。
     
二、 对具体教学情况的总结分析
     
绝大多数学生害怕作文,觉得写作文是一件很困难的事。针对这种情况,选择一个好的切入点很重要。我总觉得,学生不是作文水平低,而是他们的才思被束缚在一个堤坝之内,得有人来帮助他们打开这个缺口,让文思流畅起来,让语文味借一双有力的翅膀在每一个学生的作文中飞翔。真情实感就是一个好突破口。于是我安排设计了这样的一堂课,老师和学生在进行面对面的平等的情感交流。从老师这个角度来讲,老师朗读时情不自禁的真情流露感染学生,此时,我这个老师在学生的眼中,作为教师的角色淡化了,学生看到的是一个充满情感的女儿的形象。老师改变了平时站在讲台上高高在上的姿态,走进了学生之中。从学生的角度来看,寻常小事也能出真情,强烈的情感冲击可以直接告诉学生,出自真情的文字很美,能给人的心灵造成强烈的震撼。
     
然而,这是课堂,我不能忘了自己是个老师。我除了要用真情去感染学生,把他们带进特定的情境中,让他们直接体验,自己感悟。我还要引导他们去理性的思考:如何从细微末节的事情中去发现真情;又怎样把真情演绎成美好的文字;还要学做人,用真情、真诚对待他人。这实际上是在教学生学会观察生活,学习写作文,学做人。一个好的语文教师,不仅仅要教学生学语文,还要教学生学习做人,正所谓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
     
事实证明,这次作文课在学生的心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有不少同学在以后的作文中多次提到了或直接写这一堂课。

三、 从这堂作文课引起的思考
     
中国传统教育观念中,是讲究师道尊严的。在一般人的心中,老师的形象至少应该是端庄大方严肃认真的。能在学生面前、在语文课堂中,流露自己的真实性情的老师恐怕不多。

作为语文教师,应该让自己的课富有激情,要善于创造一种氛围感染熏陶学生。自己不动真情如何能做到呢?

作文常常是学生害怕的,如何让学生学会写作文也正是许多语文老师所头疼的。怎样才能激发学生的灵感,开启学生智慧的闸门呢?任何学习过程都应该是循序渐进、由浅入深,作文教学也是如此。切入点的选择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来确定。我是针对我们学生的作文说话大而空、文字枯燥无味的情况,来确定写作文要有真情实感为切入点的。我个人认为,情为文之本,文无情、无思,何来味?只有让学生从讲真话、抒真情开始,学生的作文才能好起来。
     
打开人的心窗并不容易,开启智慧的灵光更难,办法见仁见智。文无定法,教无定法,不管哪一种办法,只要能带着学生敞开心灵,放飞思绪,让内心的情感或如涓涓溪流汩汩不断,或如长江大河汹涌澎湃,那就是最好的方法。

3A Disk网络硬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