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新语文 >> 教学文摘 >> 写作教学 >> 文摘正文
文题思路训练:生动活泼 文采飞扬
      ★★★
【字体:
文题思路训练:生动活泼 文采飞扬
作者:佚名    文摘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5-12-30
                                本期对症:用句呆板,语言平淡

误区扫描

    再新鲜的素材,再高远的立意,再别致的构思,假如不通过语言这个载体表达出来,终归是水中月、镜中花。同时,如果你的语言是枯燥乏味、苍白无力的,那上述一切也将会黯然失色。事实上,很多同学满足于语言通顺这个基本要求,忽视对语言生动、形象的追求,结果导致文章语言上出现诸多问题。
    一是词汇贫乏,用词重复。
    惯于使用脑海中有限的词语,惯于使用平日常用的词语,比如,写到人物的激动,就会说“我十分激动”、“我高兴得跳了起来”,语无生气,淡而无味。
    二是句式单调,缺少变化。
    不用疑问句,不用感叹句,不用祈使句,只是钟情于陈述句——并且都是主谓宾齐全的陈述句注意:应该有承前或蒙后省略成分的句子,这样下来,单调乏味,表现力差。
    三是忽视修辞,语无生色。
    管它三七二十一,有个词用上来就行,也不管能否有更生动的词语替换它。懒得启动联想和想像,因此,比喻、拟人、夸张等修辞手法被搁置一边。文章充斥着散句,句子缺少节奏感。

考场导航

    近年来,中考作文对语言表达的要求很高,不仅要求作文语言准确、通顺,还要求做到“词语生动,句式灵活,善于运用修辞,文句有意蕴”。这就需要我们不断锤炼自己的语言,不断提高作文语言的表现力、感染力。
    一、追求形象,推敲用词语。
    在动词、形容词、语气词等词语的使用上,要仔细辨明词义、范围、感情色彩的细微差别,选用最恰当的词语,努力做到“一字传神”。同时,要注意词语的活用,采用大词小用、小词大用、褒词贬用、贬词褒用、成语活用等方式,再现特定的情景、特殊的感情。
    二、附加成份,大胆用修饰。
    很多同学的语言只有光溜溜的主干成分,缺乏修饰成分,结果语言平淡,缺乏表现力。如果恰当地以定语、状语、补语加以修饰,从事物的数量、色彩、形态、性质等方面进行细致刻画,语句就会大为增色,变得形象丰富了。
    三、讲究搭配,灵活用句式。
    长句长于严密周到,短句长于简洁有力,整句长于整齐匀称,散句长于灵活多样。在行文中做到长短句、整散句交错使用,可以使句型错落多姿,节奏富于变化,营造出文章的参差美、匀称美。
    四、追求贴切,适时用修辞。优秀的作文语言,决不能缺少修辞手法的运用。比如比喻手法带来形象生动,拟人手法带来亲切活泼,排比手法带来了气势磅礴,夸张手法带来了风趣幽默等等。如果能够综合运用两种或两种以上的修辞手法,文章的语言会更具有艺术感染力。

升格示例

    下面是《品味风雨》中的一段话:
    “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风雨之中,陆游还念着国家的安危,国家还在他的心头。他的诗歌就是明证。我们要向他学习,学习他的爱国精神。
    这几句话,摆出陆游诗歌之后就一再说他爱国,语意重复的多,用句平淡,感染力很差。修改它,必须发挥想像,通过充实附加成分,形象地描述人物的特殊处境和心理状态,注意运用一些整句,以增添凝练、匀称美。请看:
    “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电闪雷鸣,风席卷而来,雨倾盆而来,悲痛的心情在风雨的敲击下越发沉重。王师北定中原日,怕是人老西去时,不视双鬓斑白,只知丹心跳动,祖国呀,在风雨中飘摇,在风雨中沉沦。年逾半百,却想听听金戈铁马之声,却想看看纵横沙场之势。梦中,风雨越大,渐渐地又果真见到那杀声震天的战场,那拼死杀敌的将士,但愿不是梦,风雨,以一颗爱国的心听来,悲壮得如同战场上的厮杀之声,令人振奋而又期待。
    修改之后的这段话,长短句交错,整散句汇集,读来情涌心中,念来琅琅上口。若干文言词句夹杂其中,增添了文章的典雅和整饬美感。这种语言表达完全符合描述对象和内容的需要。
3A Disk网络硬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