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新语文 >> 教学文摘 >> 写作教学 >> 文摘正文
满分秘技三:找最佳角度篇
        ★★★
【字体:
满分秘技三:找最佳角度篇
作者:佚名    文摘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5-11-17
  那年,我十岁,上小学,老师见我长得魁梧,就让我义务为大家领早餐。每天很早到校,拎着沉重的餐筒从一楼爬到四楼,看着其他同学整齐地坐在板凳上静候早餐,我又有了一种吃亏的感觉。
那年,我十五岁,马上要参加中考了。我的一个好哥儿们求我帮他补习一下数学。我自己都管不了自己了,还能再管他?可毕竟是好哥儿们,我把已到嘴边的回绝又咽了下去。为什么净是些吃亏的事,连半点便宜都沾不着?
  (二)
 
  后来,那个欺负人的坏小子恶习难改,长大些后,进了少管所,而我则“吃着亏”安安分分地长成了大人们眼中的好孩子。
  后来,评选“三好学生”的时候,我因为“热心为班集体服务”而高票当选。
  后来,我和我的好哥儿们都考上了重点高中,而我的数学成绩竟出奇地好。
  (三)
  当我在受用大人们的夸奖时,我想到正是我甘于“吃亏”,才性格温和,有了好人缘。
  当我戴着红花领取“三好学生”证书时,我明白正是我甘于“吃亏”,才磨炼了自己的意志,培养了自己的品格,才赢得了这么多赞许和荣誉。
  当我在榜单上找到我名字的时候,我发现正是我甘于“吃亏”给哥儿们补习,才巩固了我的知识,锻炼了我的思维,更为我赢得了更加牢固的友谊!
  其实,这就是生存,你只要稍微换一下思维方式,你就会赢得幸福和快乐!
  “吃亏就是占便宜”,说这话的奶奶已经不在了,可她的话我会永远记着。记着这话,我就会拥有我的幸福和快乐!
  【亮点透视】标题是奶奶的一句话“吃亏就是占便宜”。切入点很小也很巧,这句话成为贯穿全文的线索。在内容的组织安排上,作者别具匠心地让三件事齐头并进,这已是很复杂的结构,但作者依仗简洁流畅的叙事语言,把三件事的来龙去脉交代得有条不紊,事毕而理现,表现了作者良好的思维品质。
  哀痛者,幸福者
  陕西一考生
  “这是怎样的哀痛者和幸福者!”在《纪念刘和珍君》一文中,鲁迅先生的这句话,一直震撼着我的内心!
  刘和珍们是“哀痛者”,这好理解。列强入侵,军阀混战,国家衰败,他们为国家哀痛!鸦片横行,人心麻木,民族积弱,他们为民族哀痛!水旱频发,家破人亡,百姓可怜,他们为人民哀痛!这种哀痛成为他们为国为民奋斗不息的动力,“哀痛”是刘和珍们的战士本色!
  然而,他们是“幸福者”吗?他们真的幸福快乐吗?我时常在心底扣问,按庸常者的思维方式,刘和珍们被校方开除,何来快乐!被执政者镇压,何来幸福!
  于是,我不能不改换一种思维方式,以战士的思维方式去思考!
  刘和珍们确是“幸福者”,因为他们是信仰的拥有者。
  巴金曾说:“人不单是吃米活着的!”而庸常者却往往仅以追求物质满足为活着的目的。刘和珍们没有奢华的生活,却有崇高和坚定的信仰:为国家强盛,为民族复兴,为人民幸福而奋斗。有了这样崇高的信仰,他们还会在蝇营狗苟中戚戚不已吗?他们是会因革命的挫折而“黯然至于泣下”,但更多的时候他们不是“始终和蔼而微笑着”吗?
  刘和珍们确是“幸福者”,因为他们是理想的实现者。
  真正的战士不是空想家,而是实践者。面对黑暗专制,他们可以显出自己的“桀骜锋利”;面对血腥残暴,他们从不畏缩后退,他们真正做到了“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如若他们地下有知,知早已是“山花烂漫时”,他们怎会不在“丛中笑”,他们怎会不幸福、不快乐?
  用战士的思维方式去思考,用战士的心灵去看待幸福,看待快乐,我的内心一次次被一种崇高的东西涤荡着。我常想,如果今天,仍有许许多多的人像刘和珍们一般去思考幸福,那么这是怎样的哀痛者和幸福者!
  【亮点透视】很多同学苦于找不到化题之象,文章干瘪空洞,其实课本是一个被我们忽略的宝藏。看过这篇《哀痛者?幸福者》,我们不能不佩服作者切入话题之准确和巧妙。在温情主义泛滥的今天,崇高感和英雄主义似乎离我们越来越远了,而这篇文章所表现出的对鲁迅的理解,对烈士的景仰,对英雄主义的歌颂,无不让人感受到一种催人奋发的阳刚之美,这一点尤为难能可贵

上一页  [1] [2] [3] [4] [5] 

3A Disk网络硬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