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有改卷老师戏言,在一篇作文中,没有太阳,月亮也行;没有月亮,星星也行;没有星星,有个萤火虫也行。假如一篇作文里一个萤火虫也没有——毫无亮点,那想得高分可就难于上青天了。那么从语言这个角度,该如何使自己的文章“亮点”夺目呢?
一、化虚为实法
(1)诗,犹如一座高山,带着满身蓊蓊郁郁的树木,无语静立。走在上山的羊肠小道上,能感受到无形的寂静压得你透不过气来,逼着你去深思。
诗是深刻的。在这里,你能看到李白落寞的才情,杜甫沉郁的容颜;你能看到沙场的冷酷,怨妇的悲呤;你能看到睹月思人的游子,折柳相送的离人……山上的树木遮天蔽日,阳光洒落的叶隙里,闪烁着的是一份份诗情。
(2)沧海桑田,古埃及的文明已凝固成阳光下无言的石柱,古印度的史迹早成为地底下尘封绝缘的神秘印记。中国,这座沉稳的大山,却又一次给世界带来了喷涌而出的生机与绿意。
(3)这把火,烧毁了嫌隙,也铸炼了坚固的事业之基。
诗本是看不见、摸不着的,但例(1)中,考生却妙用比喻,把诗比成高山,加以具体的描绘,如“蓊蓊郁郁的树木”“山上的树木遮天蔽日,阳光洒落的叶隙里,闪烁着的是一份份诗情”,这就化虚为实,给读者以具体的画面,生动形象。例(2)中把“古埃及的文明”比作“阳光下无言的石柱”,并用动词“凝固”组织而成,例(3)中“嫌隙”用“烧毁”,“事业之基”用“铸炼”,都深得化虚为实之妙。
二、物人异用法
(1)雨季,静卧在清冷的寂寞里;三月,洒落着,纷纷扬扬的叹息。
(2)理性总是潇洒而优雅地从你身边走过,他不像情感先扑朔地踢你一脚,然后再给一个稚气的鬼脸。
(3)然而我们也不得不承认,情感是脆弱的,信任在怀疑和虚荣面前是瑟缩发抖直不起腰的……
这三例巧用拟人,把本来用在人身上的词如“静卧”“叹息”“潇洒而优雅”“踢你一脚” “稚气的鬼脸”分别用在无生命的“雨季”“理性”等身上,令人叫绝。尤其是第(3)例,用“瑟缩发抖直不起腰的”写信任在怀疑和虚荣面前的脆弱,多么形象。
三、大词小用法
(1)谁知第二天班主任知道了,并且把我这“欺上瞒下”的“官”骂了一顿。后来有人告诉我,这个将名单递上去的人是她。
(2)他被班主任“专政”了。
“欺上瞒下”是指欺骗上级,瞒着下级,语义较重,“专政”一词更是用于阶级斗争场合非常严肃庄重的一个词,在上述两例中,考生把它们用于日常生活场合,收到了幽默诙谐的表达效果。(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