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新语文 >> 教学文摘 >> 语文论文 >> 文摘正文
教学札记:关于作文教学
        ★★★
【字体:
教学札记:关于作文教学
作者:泪雨    文摘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6-3-16

教学札记:关于作文教学
泪雨


人总在衰老的过程中看到自己的成熟,而我的成熟仅在于我似乎体味到了这些年来颇让人感觉尴尬的几点状况,比如说,作文教学。直到现在,我也许还只是一个门外汉。04年时我曾对我高二的学生说,语文这行当里,颇让人有些手足无措的就是作文的教学。我那样说着的时候没有一丝的谦逊或者做秀,只是一脸的坦诚和无助。他们并没有因此撵我下去,倒有一个学生在周记里给我开方子:她初中老师成功的案例。细想来,这几年间,我又何尝系统地教过孩子们如何才可写好一篇作文呢。真让我这个教书人汗颜呐。
今年夏天我幸运地参加了湖北省的语文高考阅卷,分在作文组,安顿下来以后很有些忐忑,我甚至煞有介事地给我的老师、同学和学生发过短信求助。还好,他们都比较信任我,一如从前:秉着公心,多一份善良。在他们的鼓励下,我似乎很快地适应了自己的角色,我敏捷地觉察到自己在这一次评卷中读到了一些好的作文,和一些不太好的作文。基于一种责任,一种怜悯,我想我曾作出了应该正确的判断。静下来的时候,我有时间重新思考高考,这个终端考试之前的我们的作文教学、语文教学。
也许,写作就源于一种冲动吧,即是说激情是写作的动力。激情决定了一篇文章能否进行写作,比如很多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往往摸索到了一些学习的诀窍,如果把它表述出来与同学们交流,至少能对同学们有所启发,对自己方法的改进也不无裨益,可真正能这样做的仅是少数。又如李光烈老师曾说,老师在教授完一篇课文之后往往会有一些新的想法,或者探索,如果能把它写下来并坚持着这么做的话,一定大有长进。听着他这般述说时,我竟有几分惊奇,因为于我说来,如果上课之前倒还有着某种激情的话,一节课两节课下来,除了偶尔瞬间的反思,大抵松驰、懒散,所以一直以来我就如蜗牛的爬行。究其原因,不一定是他们不会写,不一定是我们不会写,而是没有意识到自己需要去写,应该去写,即没有写作意识。没有意识,谈何写作的激情、写作的冲动呢?
当务之急,是要培养一种写作意识,或者说写作的激情。有写作愿望,但没有具体的生活作依托,这种激情也只是一种毫无现实根据的冲动,只有立足于现实,立足于生活,才可能产生出锦绣文章来。“文生于情,情生于哀乐,哀乐生于治乱”,一个人深入生活的程度就决定了他是否会产生写作激情。如果鲁迅先生没有对旧中国社会生活的实际真切体验,没有对中国社会诸多矛盾、弊病产生原因的苦苦探索,没有改变这种现状的迫切心情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他是绝不会拿起笔来改造社会的。一切作家之所以要去深入生活、体验生活,除了可以积累素材外,更主要的原因就是感受生活的脉搏,让生活去碰撞、激发自己的写作激情。
我想到了已故语文教育家黎锦熙先生提出的作文教学的观点“日札优于作文”,日札就是修养日记和读书札记。我们学校历来推崇推行的周记(或者练笔)可以理解为它的一种变式,我们似乎也需要这样的理论支撑。我始终认为周记(或者练笔)应该成为学生尝试各种叙述的一个平台:在内容上,可无所不写;在形式上,叙述描写抒情议论随意选用。这种没有精神压力和文法顾忌的写作一旦养成习惯,在量的不断积累下,定会有质的飞跃。许多大文学家就都有写日札的习惯,不但增强了笔力,还以此为素材创作了许多文学作品。比如李敖,据说有百分之四十以上的网民认为他是一个狂人,可有多少人知道他为了他的写作曾做过的许许多多搜集整理资料的工作呢。
哈佛有句名言,思想决定行为,行为形成习惯,习惯形成性格,性格决定命运。在我们的作文教学中,应该大力提倡和督导学生不间断地写周记(或者练笔)。进行这种自由地写作,学生会养成一种用文字来表情达意的习惯,并将有利于他们去发现和捕捉生活中遇到的一些可能引起思索或争议的事件。有话可说,就有了写作的冲动。刚开始尝试着用文字表情达意时,也许不能很准确地把所想所说都准确地表达出来,这种词不达意的现象只是因为对文字的陌生。坚持下去,待对文字熟悉了,驾轻就熟了,作文实在是一件小事。我们对作家的钦佩,很大一部分源于他们说出了或者说着我们想说的话。当表达成为一种需要,成为一种意识,如果我们、我们学生,能用自己的激情去写作,一定也能弹奏出时代的强音。当然,这肯定需要一个艰苦卓绝的过程的蜕变,就像蛹化蝶一样,但我们应该去期盼那些美丽的蝶的出现,那将给我们一个缤纷的世界。

  • 上一篇文摘:

  • 下一篇文摘:
  • 3A Disk网络硬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