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导学生在语文学习中自主探究、以写促读
石家庄市第二十五中学初中语文组 王荣华
长期以来,语文教学中因单纯注重机械地分析课文、片面强调标准答案等诸多弊病而一度遭到人们的非议。没有认识到一个人语文素质主要取决于其阅读和表达能力,而当今语文教学对培养学生的这两种能力成效甚微,要提高学生的阅读写作能力仅靠教材是绝对不行的,必须增大阅读量,以读导写、以写促读,读写结合。
“以读促写,读写结合”,是语文教改的一个基本思路。我把扩大阅读写作量,培养创新意识,铸造健全人格为内容的语文教学改革,在分析若干年来语文教学中存在的弊端的基础上,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深入探讨,走出一条大面积提高学生写作能力之路。扩大阅读量,培养读书习惯就是让学生多读书,广泛涉猎群书,从名家名篇中汲取营养,丰富自己知识,提高能力。写作教学中放开手脚,让学生想写什么就写什么,想怎样写就怎样写,让学生自己去观察生活,去悟、去写、去创造,并要求学生每周至少写三篇日记或读写心得,两周一次作文。对作文的评价标准改变了,学生的作文也鲜活有生命力了。学校开展体育活动后,陈静同学就根据自己的观察体会写出了《难忘的足球赛》一文,生动形象的记叙描写了赛场内外同学的精彩表现。并在校园网上发表。校园歌曲大赛过后,同学们又写出了《一样的青春,不一样的精彩》、《为他们喝彩》《青春飞扬》等语言优美、行文流畅的好文章。
课内和课外是语文教学的双翼,只张开一翼,自然飞翔无力,只有双翼并举,才能自由飞翔,如大鹏那样“扶摇而上九万里”。我要求学生每天收听收看《新闻联播》、《焦点访谈》、《东方时空》等优秀广播电视节目,利用网络搜集资料,要求学生写收视评论;组织学生走出学校进行社会调查,了解民情,写出调查报告;假期鼓励学生走出家门出去旅游,领略自然和人文风光,陶冶情操。学生生活的外延扩大了,语文学习的空间也就相应地增大了,真正使写作与学生生活紧密结合在一起。为给学生营造一个属于自己的空间,搭设一个在写作中任他们自由驰骋的舞台。
阅读和写作是语文学习的两大支柱,阅读的目的在于理解和吸收,写作的目的在于运用和表达。运用和表达以理解和吸收为前提,理解和吸收以运用和表达为归宿,二者相辅相成,相互促进。如何将阅读和写作有机融合,是提高阅读水平和写作能力,培养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有效途径。
一、仿照课文题材,激发写作兴趣
学习写景抒情的优美散文后,让学生观赏自然风光、山水田园、校园景物,要求他们全面、仔细地观察景物,然后设计写作练习。如读了《春》(朱自清),以《校园春色》为题练笔,阅读了课文《观舞记》,让同学以《我们的艺术节》为题仿写,要求运用多种方法写景;读了《童趣》(清·沈复),回忆自己儿时观察、体验生活的情境,用现代文和文言文结合的笔法写自己童年的乐趣。写的文章既文雅精练又生动形象,就这样,学生学有范文,又有亲身感受,所写文章条理消晰、顺序合理,描写具体,情景交融。通过写作实践,又加深了对相关散文的理解。将阅读和写作有机融合,给学生实践的机会,既有例可仿,又有物可写,起到了相互促进、互为补充的作用。而且,学生懂得了写作是生活的需要,是创造美、表达美的需要,是提高人生质量的需要,不再因为对事物缺乏认识和理解而觉得写作是苦差使,写作兴趣逐渐浓厚。
二、仿照课文特色,模仿创新结合
每篇课文都有写作方法上的特色,应在阅读、理解、品析和欣赏的基础上指导学生在写作实践中运用。学了《端午的鸭蛋》,让他们收集家乡的民俗节日如何过,选有关民族节日文章让他们读,让他们在阅读中、在写作中学会选材、布局。由于有详实的材料,又有课文引路,学生写出来的文章剪裁得当、内容充实,语言生动,读了《
三、仿照课文语言,增强表达效果
准确运用已学知识才能掌握牢靠。课文中的句式、修辞手法等仅仅懂得意思、用法,不能算是掌握了,还要会运用。写作练习时,根据写作要求,从课文中选取一些特殊句式、修辞手法的实例,让学生模仿运用。如《从百草原到三味书屋》中的“不必说……也不必说……单是……就……”《安塞腰鼓》中的博喻、排比手法(骤雨一样,是急促的鼓点;旋风一样,是飞扬的流苏;……是强健的风姿);《紫藤萝瀑布》中通感手法(这里除了光彩,还有淡淡的芳香,香气似乎也是浅紫色的,梦幻一般轻轻的笼罩着我)……学生均仿写出了优美流畅的句子。(例子略)
五、多种形式并举,提升综合能力
学习有关课文以后,运用多种形式的练习,如缩写、扩写、改写、续写课文和写评论、读后感等加深对课文的理解,提高阅读、欣赏、评价的能力和写作水平。可以缩写、扩写、改写课文的某个片段、某个情节,使之更加详细完整,可以摘其概要,去枝留干,使之简缩为略。可以评论某个人物、某件事情,可以联系自己的思想、生活和学习的状况,写有思想深度的读后感等,从而提高学生准确理解课文、辨证地分析事理的能力、独立思考的能力和想象、联想的能力。
四、习作与课文对照比较,分析优劣得失讲评时,将学生的习作与课文中的例子对照比较,分析评点,使学生明白好在那里,为什么好,毛病在那里,是什么毛病,怎样修改……”不仅“知其然”,而且“知其所以然”。训练学生确定中心、梳理线索、安排顺序的能力和具体、细腻地写景状物,准确、贴切地选择词语的能力。
五、成果展示:
1、编纂学生日记、作文选,“留下你的美好回忆,抒发你的真挚情感,写出你的心灵感悟”;(三班)。“随诗意的花瓣,浪漫的雨丝,舞进神秘的梦幻”(四班)。学生个人编纂个人作品集,每人一本。
2、孙亚京获石家庄市读写杯作文大赛三等奖;刘炳慧获全国第十届圣陶杯作文大赛三等奖;陈静获全国第十一届圣陶杯作文大赛三等奖;吕平.阎翰文,范西等多名学生获作文征文大奖.
3、第六届读书节获奖名单
四班 :王巍 《格列弗游记读后感》二等奖 | |||||
王亚杰《格列弗游记读后感》二等奖 | |||||
蒋雪雪《丰富有趣的课外生活》二等奖 | |||||
李海宁《读书与创新》一等奖 | |||||
三班:辛梓梅《童年滋味》一等奖,颜冬《人生真的短暂吗》一等奖 | |||||
马腾《书比什么都重要》一等奖 | |||||
梁晓玉《鲁滨逊漂流记》二等奖 | |||||
张雪娇《名人读书》二等奖 | |||||
王旭萌《读后吐真言》二等奖 | |||||
范思佳《谈朋友》三等奖 | |||||
6、在市、区、校统考我所任两个班的语文成绩均名列第一。 总之,将阅读和写作有机融合,以读导写,以写促读,有助于学生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的同步提高,有利于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有利于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和写作兴趣,是一举两得的有效途径。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