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 目 树 形 导 航
您现在的位置: 新语文 >> 教学文摘 >> 教法学法 >> 文摘正文
教学思路的创新设计
        ★★★★★
【字体:
教学思路的创新设计
作者:余映潮    文摘来源:www.xinyuwen.com    点击数:481    更新时间:2005-5-21

所谓教学思路,是对如何展开教学内容的想法,是指教师在设计课堂教学时所规划的、所要实施的教学流程。它或明或暗地被划分成若干个教学步骤,以便在课堂上有序地向前推进。

  但从中学语文大面积上的阅读教学来看,科学地、艺术地设计教学思路的意识比较淡漠。教学模式普遍地表现为导入课文——熟悉课文——课堂讨论——收束教学这样一个俗套的流程。由于在课堂讨论中提问过多或讲析过多,这里往往形成一个内容繁杂时间冗长的不歇气的教学大板块,从而使课堂教学缺少节奏。因此我们应该进行教学思路的创新设计,让课堂教学的步骤明朗起来,生动起来,艺术起来。可进行如下方面的一些创新尝试。

  1.思路清晰的角度进行创新。

  如孟浩然《过故人庄》教学中的提问设计: 1 同学们,透过诗句,你们看见了什么? 2 同学们,透过诗句,你们听见了什么? 3 同学们,透过诗句,你们闻到了什么? 4 同学们,透过诗句,你们感受到什么样的情感?

  这个微型教例的思路表现在哪里 表现在4个提问之上。教师每一次的提问都组织起一次学生的品读活动,四个提问彼此并列而又有一定的从易到难的层进关系,教学过程由于这4个提问的出现而分成几个教学板块,让人明显地感觉到教师引导着学生在一步一步地向前走,整首诗的教学显现出了明晰可见的思路。

  2.重点突出的角度进行创新。

  如蒲松龄《狼》的教学设计,其教学的主体内容就品析得相当精彩:

  一读,从屠户的角度理解课文的脉络;

  二读,从的角度理解课文的脉络;

  三读,从故事情节的角度理解课文的脉络;

  四读,从叙议结合的角度理解课文的脉络;五读,从段内层次的角度理解课文的脉络。

  这个教例表现出思路清晰的特点,课堂上的五读对教学内容与教学时间都进行了切分。这个教例又表现出了重点突出的特点,教师将教学视点集中在课文脉络之上,运用多角度反复的方式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理解课文内容,不仅使课堂教学不断出现新的兴奋点,更为重要的是对学生进行了学法熏陶。同学们一定会感受到:课文原来是可以这样读的啊。3.线条简洁的角度进行创新。

  如裴多菲《我愿意是急流》的教学思路是:

  美美地听读,美美地朗读,
  美美地欣赏,美美地表达。

  这个教例思路明晰,线条简洁,创意鲜明,表现出设计者有质量的理性思考。全课的教学从教学理念上看,成功地组织了学生的语文实践活动;从教学过程来看,显得生动而又自然。从教学方案外在的形态来看,表现出一种建筑之美;从其内在的结构来看,则表现出一种彼此承接、渐入佳境的层次之美。4.情境生动的角度进行创新。如列夫·托尔斯泰童话《七颗钻石》 苏教版课标教材 的创新设计:进入录音棚——让心情激荡;畅游智慧泉——让发现闪光;来到创作室——让想象飞扬;这个课例思路清晰,让学生生活在美好的教学情境之中。可以看出,第一板块的教学活动主要是朗读,第二板块主要是品析,第三板块主要是表达。教师设置了一定的教学情景,渲染了一定的教学氛围,让学生在优雅的教学情景及浓郁的情境氛围中进行灵动的、多种感官并用的语文学习活动,从而让教学过程清新明朗,诗意浓郁,别具一格。
  • 上一篇文摘:

  • 下一篇文摘:
  •     没有任何评论
    3A Disk网络硬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