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社会,竞争日益激烈,对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特别是现在的孩子大多是独生子女,由 于父母的过分溺爱,他们很容易养成依赖性强,意志薄弱的性格,尤其缺乏竞争意识和责任感 。如何使在校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关心、学会合作、学会负责,培养他们形成健全的人格,创 新意识和创新精神,已成为教育界的主流意识。尤其责任心的培养正在引起人们的关注。董建 华先生曾强调过:要增强培育少年的社会责任感。美国的西点军校还将"责任"二宇作为校训。 不难想象,只有具备高度责任感的人才会主动承担起对家庭的责任,对社会的责任,才会勤奋 学习、努力工作,报效祖国。 那么,我们应该如何培养和确立现代人必备的素质——责任感?除了正确的家庭教育、社会 影响外,通过学校教育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将是我们学校的首要任务之一。如何发挥集体的教 育力量让学生在集体中锻炼,在集体中成长,成为有责任心的现代少年呢?我个人认为以下几 点可以借鉴: 一、 确立集体的奋斗目标,培养学生的集体意识。 集体的目标集中反映了党和国家对新一代的期望和要求,也是学校对学生的远期要求,他代 表了集体的方向,要让每个学生清楚地知道集体的"远期目标"和"近期目标"。"远期目标"即一 个优秀集体应达到的要求,这些要求不是学生一天两天能做到,但我们要让学生知道这些要求 不是可望而不可及的,而是通过努力之后能做到的要让学生知道在这样优秀的集体中生活、学 习会感到更愉快,使学生内心对优秀集体产生渴望。比如我们班的“远期目标”-----使每个 学生成为合格的初中毕业生、使他们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一代新人。“近期目 标”是根据学校各部门布置的近期工作,结合本班的实际情况,有组织、有目的地完成各项任 务,使学生的个人奋斗目标与集体奋斗目标相一致。如学校将举行学生田径运动会,集体的目 标是在本次运动会上取得较好的成绩,落实到个人的任务是每个队员在近期需积极参加体育锻 炼,根据自己的强项有目的地自觉训练,参赛队员则在集体中选拔,这样队员们不仅为自己的 健康而锻炼,更是为集体的荣誉锻炼,强烈的集体意识,能产生强大的动力,促使学生前进, 促使队员和集体步调一致,促进队员的动力与集体的意志融为一体。还有我们年级、班级经常 组织一些集体活动?二、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培养学生的集体协作精神。 良好的人际关系,应是平等、团结、友爱、互助、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型的人际关系,这种新 型的人际关系把同学组成了有机整体,使学生意识到在科技高速发展的今天,个人的力量很薄 弱,个人的智慧像大海中的一滴水那样微小,许多工作都要靠集体的力量才能完成,我们在集 体活动的安排中有机地安排好学生群体,让学生通过集体成员的协作完成任务,培养学生遇到 困难寻求合作的能力和主动参与意识。比如我们初一年级举行集体跳绳比赛,就要求发挥集体 的作用,要大家配合,才能取得好成绩。所以我们学生经常利用课余时间练习,大家互相帮助 ,互相鼓励,对个别技术不高的同学,大家个别辅导,终于在年级比赛中取得了优异的成绩。 还有教育学生大到国家的建设,小到个人的学习、生活、工作都是在与别人的交流合作中完成 ,作为学生应懂得尊重他人,团结同学,以谦逊的态度学他人之长、补己之短,以民主的方式 与他人合作,从小养成集体协作精神。 三、建立健全的组织机构,培养学生履行义务的习惯。 养成良好的习惯是一种养成性教育,健全的组织机构是集体最基本的建设,没有健全的组织 机构就只有个体活动而无集体管理,没有健全的组织机构,集体也不复存在;有了健全组织机 构,有了机构的各种职能,有了评价的标准,有了管理的内容、方法,管理机构的队员也有了 被管理的成员,学生只有在管理和被管理中认识到责任,学会履行职责,在班级集体中,有个 班委,才产生了班长、学习委员、劳动委员、文娱委员等班干部,每个班干部都有自己的份内 事,班长作为班主任的得力助手,全面监督班级的整体情况,学习委员起学习带头作用,这位 学生必需学习优秀,而且要热心帮助后进生,劳动委员首先要劳动,要保征班级的清洁卫生, 要督促同学们做好值日生工作,起劳动榜样作用……每个队干部肩上都有责任,这些责任是每 个学生干部的义务,学生们在履行义务的同时也能加强了责任心的培养。 四、树立健康的舆论,增强集体教育力量。 健康的舆论是培养人的巨大的教育力量。它对集体中每个成员的言行能及时作出褒或贬,肯 定或否定,倡导或抑制的评价,对所有成员进行直接的监督和调节。集体使学生产生强烈的责 任感,他们的成长需要集体生活,特别是他们的所作所为得到集体舆论的认可,他们就会更热 爱集体,更愿意为集体贡献力量。健康的舆论使学生更信任集体,更依赖集体,从而增强了学 生的集体观念,培养了他们良好的责任感。例如,我们在家长座谈会上,表扬了一大批学习积 极分子,劳动积极分子,遵守常规标兵等,让学生觉得是集体给了自己荣誉,自己的优点也得 到了老师、家长的认可,所以他就更加努力,更加希望得到更多的表扬,为学生积极向上鼓舞 了信心。所以舆论的作用使学生对自己有了更新的认识,知道自己近期目标而要努力为之奋斗 。 五.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和研究性活动,培养学生负责态度和探索精神。 首先,学校要创设条件让学生以组织的方式多参加校内外的实践活动,其次老师组织的时候 要多方面地考虑学生的层次和结构,分配不同的任务,让学生觉得通过努力可以达到目的,从 而增强信心,增强责任感。再者,让学生在此过程中感受到自身的价值,感受到自己的主动性 地位和不可缺少的角色,从而更增强了责任感。我们组织全班同学用自己平时的零花钱为贫困 地区捐款,帮助贫困学生继续有书读,有学上。在组织这个活动之前,我们先介绍了许多贫困 学生的情况,让学生对他们的学习、生活有所了解,然后对照自己进行比较,使学生们懂得自 己的生活、学习的环境是多么的优越,而那些贫困的孩子们却是那样的一种条件,所以自己不 但要有爱心,更重要的要有责任感,要知道自己的责任是必须读好书。因此,在这次活动中, 我们班学生捐零花钱共1228、30元,他们觉得为贫困学生捐款是值得了,为需要帮助的人送去 了温暖,自己的心里也是甜的。这次活动他们感受到了自身的价值,在人与人的交往中谁也离 不开谁,只靠自己的力量太薄弱了,必须依靠集体的力量才能发挥出自己的光彩。 因此,教育需要家庭、学校、社会的共同配合和渗透。培养学生的责任感,是我们的责任, 也是这个时代的需要,我们作为教育工作者,有这个责任教育学生懂得责任感,懂得关心他人 ,关心集体,只有这样我们的学生才能有健全的思想、才能为国家培养出合格人才、才能使我 们的学生跟上时代的步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