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难言的苦涩——学生人情消费现象透视
作者:未知  文章来源:www.xinyuwen.com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5/7/4 20:52:26  文章录入:蓝星  责任编辑:蓝星

    
难言的苦涩——学生人情消费现象透视  
云南省玉溪市第一中学 何家驹  
  
  现在校园内,人情消费之风在学生中愈演愈烈,诸如庆祝生日、节日贺卡、朋友相聚、毕业留念、感谢恩师……都是学生为人情而消费的理由。最令人担忧的是,人情已沦为在利益杠杆驱动下运转的畸变情感,许多学生因此陷入了人情消费的旋涡中不能自拔。这对学生自身的发展、学校的教育管理工作都有很大的负面影响。我们不妨先来透视一下学生人情消费现象,然后分析其危害,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
  一、庆贺生日,送礼成时尚
  如今校园内流行互贺生日的风气,学生们所说的“16岁的花季”、“18岁的雨季”都是必须隆重庆祝的。伴随生日庆贺热升温,互送生日礼品便逐渐成为时尚,做生日成了收受礼物的黄金机会,参加生日派对,得带上生日礼物,而且还要拿得出手。似乎礼品档次越高,友情越浓厚。不过主人欣喜之余,也不无忧虑,因为这个生日收下的礼品,是日后需要偿还的人情债,到时还需加码回报。
  二、生日贺卡,纷至沓来
  寒冷的冬季、温暖的阳光里,各种节日接踵而来。于是,学校附近做推销的大多卖贺卡,五彩缤纷的贺卡如雪片一样飞向四面八方。但少则十几元、多则几十元的贺卡支出,着实让人感到汗颜。亲朋好友当然得寄上一份祝福;结识不久的朋友,也要寄张贺卡问候。所以再有困难,也得买贺卡。据了解,每年学生人均用于购买贺卡的花费可达12元以上,若是购买每张七八元的音乐卡,支出就更多了。
  三、吃喝玩乐,慷慨为友谊
  社会上盛行的吃喝风,如今也刮进了校园。在学校附近的小餐馆,点上几样时鲜小炒、“开怀畅饮”的现象已非鲜见。诸如学校食堂饭菜不合口味,过生日,得了奖,昔日同学光临,玩球、玩牌、打赌赢了,考试中“拉了兄弟一把”等等,都成了学生坐到餐桌旁的理由。好像只有在杯光烛影中,才能增进友谊,加深了解。但每次酒足饭饱之后的拮据尴尬,谁能知晓?请客,不只是请吃喝,看电影、录像、下舞厅、洗头、唱卡拉OK、玩游戏机、逛公园……只要是需要花钱的地方,都有可能是人情消费的去处。还有学生中的“烟民”,你递我一支“红梅”,我敬你一支“红塔山”,一个月下来,买烟的支出得有几十元。宿舍里学生的零食小吃,摆得桌上琳琅满目,这也是需要钱才能支撑的!
  四、毕业留念,花钱如流水
  花开花落,几度春秋,每年临近毕业时,朝夕相处的同学依依惜别,学生之间互赠一点小纪念物以做纪念,本无可厚非。但近年来,购买纪念册已是必需的消费。而今的纪念册式样翻新,价格昂贵,且越高级越能博得学生们的厚爱。管它多少钱,借钱也得买,人生能有几次这样的经历呢?还有镜头前的婀娜多姿,各种形式的毕业聚餐,哪样不需要钱?
  五、感情投资,情感畸变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学生出于这样那样的心理,向教师“感情投资”。若是毕业离校,为感谢教师辛勤培育,送教师一点有纪念意义的礼品,以表感谢之意,也是人之常情。但目前是越来越多的在校学生也加入送礼的队伍中,送礼的时间也由毕业之际向一年四季、四时八节拓展。给老师送礼,是出于爱戴,出于敬畏,还是另有所求?学生的心态是五花八门的。
  学生的人情消费,给我们教师和家长带来的是忧虑和思考。是的,我们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是礼仪之邦,作为社会成员,人与人之间彼此联系,的确不可能没有人情。同学、师生间正常的人情交往,更是一直让人们津津乐道的,因为它是纯洁的。但现在的问题是,本来一纸祝福、一声问候就可以表达的人情,却非得用有含金量的东西来维系,人情也就变味了。
  首先,不适宜的人情消费,扭曲了学校的人际关系,不利于学生身心健康成长。在人情消费风影响下,不少学生在交友观念上走入误区。他们习惯以礼品的厚薄看友情的深浅,以礼金的多少论关系的亲疏,甚至认为无礼却无情,礼品成为友情的等价物。这助长了拜金主义的抬头,使部分学生出现盲目攀比、追求虚荣等畸型消费心理。
  其次,影响了学校正常的教学秩序,增加了校园管理的难度。吃喝玩乐之风,易使人学业荒废,意志颓丧。而且人情消费的价码越来越高,许多学生不得不在人情消费上煞费苦心,耗费掉许多的时间和精力。某些学生因为人情消费而搞得囊中羞涩,不得不节衣缩食,弄得身心疲惫不堪,以至影响了学习成绩。更有个别学生因为人情消费而搞得债台高筑,以至干上了偷摸勾当,走上犯罪道路。
  另外,人情消费加重了家长的经济负担。学生是纯消费者,一般工薪阶层的父母负担一个子女的上学费用已捉襟见肘,学生的人情消费无异于“雪上加霜”。有些家长为了不让孩子在学校受委屈、丢面子,只好省吃俭用,勉为其难。
  鉴于上述分析,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消费观念,已成为我们教育工作者迫在眉睫的一项工作。我认为应根据学生心理特点,给学生以教育、疏导。首先让学生懂得情义是无价的。人情是不能用金钱来衡量的,君子之交淡如水,千里送鹅毛,礼轻情义重;在与人交往中,尽量不要送礼,实在必需时,最好是赠送书刊、文具等学习用品以及亲手制作的小工艺品。其次我们教师也要言传身教,谢绝礼品,引导学生树立勤俭节约、艰苦朴素的思想,正确地认识友谊,别让“铜臭”亵渎、玷污了纯洁真挚的师生、同学之情。另外家长也要坚持正确的消费观,不要太迁就、溺爱孩子,要处理好同事、朋友间的关系,为孩子树立良好的榜样,让健康、纯洁的人情观念深植于他们心中。当然也要结合实际,教育提高学生对于在新形势下保持艰苦奋斗精神的意义的认识,使学生清楚地认识到人情消费所带来的种种弊端,以扭转当前人情消费风在校园这块圣洁土地上蔓延之势,使学生走出人情消费的误区。
  (责编 丁力)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