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班主任是德育工作者还是管理人员 |
作者:未知 文章来源:www.xinyuwen.com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5/7/4 20:52:17 文章录入:蓝星 责任编辑:蓝星 |
|
从道理上讲,每个教师都知道:学校是培养人才的专门场所,我们的教育目的,是让所有的儿童都全面发展,每个教师,应全面关心学生,每个教师,都应自觉地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每个教师都是德育工作者。如果用文学语言叙述,每个人至少都可以说出两个以上的比喻:如辛勤的园丁,要浇得祖国春色满园;是灼灼的蜡烛,为学生送光明,无憾地献出自己;教师的工作既平凡又伟大;似在为一幅多彩的画打底色;像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进行细腻的心灵塑造…… 那我们这些千千万万的老师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是怎样渡过的呢? 许多班主任老师,每晚从未在11时前睡过觉,平常也无资格看电视,因为日常备课改作业,准备教具,做课件占满了下班后属于自己的所有时间。清晨,出门在全家之前,路灯还亮着,有时还看得见尚未下班的月亮,栉风洒雨,从来如此。下午归家最迟,家人总是在饭菜热气散尽后,才能盼回早已又饿又累的教师,对着家人不理解的嘀咕,只好歉意地笑笑,匆匆倒下一碗饭菜,又要让“灯花”长开了……是班主任白天在校不认真工作,不抓紧时间,只有回家开夜车吗?是班主任晚上有熬夜的爱好吗?还是班主任属于“低智型”需延长劳动时间弥补智力的不足?事实的真象是,白天的时间,全交给了班务杂事。班务杂事这个无底洞,它可以吞下班主任的全部时间和精力,甚至是你整个的人。一个班主任以管为目的的话,一个班集体,几十个孩子,几十种表现,也就是有几十的数次方犯错误的可能性,如果用数学公式表示,就是(以一个班50人计算)50x。从早扫除、早操到上课、课间餐、课间休息、课外活动、排队放学、下午扫除、日常行为、校外表现……,每个孩子都有可能在各个不同的方面出错,如果每天对每个犯错误的孩子说两句话,这学生无限度的无数对教师精力有限的唯一,作为教师,除了憔悴的容颜、沙哑的嗓子、又痛又昏的头、又软又酸的腿外,还能剩什么? 在许多学校,放学后就是班主任“算帐”的时间了,不完成作业的,上课不听讲的,打架骂人的,违反校规校纪的,迟到的,没有戴学生证、红领巾的,个人卫生差的,昨天做清洁逃跑的,放学不回家在外面玩的,情节严重的要等家长来接……各色人物挤满了本来就不宽敞的教师办公室,教师只能一个个处理,挨训也要排队等候,谁都知道挨批评态度要端正,所以标准的挨批评姿势会在轮到号时立刻展现,低眉垂眼,两手放在两侧,随时准备及时抛出“我错了……”“我保证……”“我一定……”的检讨。等着挨批评,反正不在老师的视野之内,你推我,我挤你;这个悄悄说句笑话,那个偷偷扮个鬼脸,只要从办公室里恩准获释,你看,哪一个不是一跳三蹦,一溜小跑,如一只只出龙的小鸟,扑棱翅膀,活泼的乐?稍加观察,再冷峻地思索一下;在这彻头彻尾的轻松中,包含有多少思忖着如何实现“保证”的万分?明天,在同样的屋宇下,又将演出同样的节目,有时甚至“演员”也没换多少,或者只是出现的时间略有推移,只要出现问题,班主任就必须过问,必须处理。 班主任一天到底做了哪些事呢?就拿一位班主任昨天的日程表来看吧: 1. 早上7:30分到学校,先到教室让学生早扫除,自己扫办公室,7:50到教室收作业。 2. 8:00做早操,三人不认真做,两人没有戴学生证,下午处理。 3. 第一节课写了一块小黑板,两张投影片,课间分早餐。第二节备课 4. 三、四节连续上了两节课,课间在走廊上阻止学生追逐。 5. 下午2:15领学生听广播,接着上一节思品课,第六节课批改了一部分作业,又组织学生排队放学。几个受批评的孩子处理完后,还有几个课堂作业没有完成的要老师看着。等学生全部走完,还要帮助打扫卫生,摆好卫生工具,才把没改完的作业本、备课本装进包里带回家去开夜车。 我认为这是一张相当有代表性的日程表,如果要去调查不知在小学班主任中,会发现多少这样的日程表,面对这排得满满的的日程,谁能说我们的老师工作态度差,劳动不认真?我们每天做的工作只补了昨天的“洞”,并未修筑昨天的“堤”你是不是会有这样的感叹:琐碎的繁杂的管理,耗费了我们老师多少精力!我们是否应该认真地思索;班主任究竟是德育工作者,还是事务性的“管理人员”?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