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编排座位非小事[原创]
作者:未知  文章来源:www.xinyuwen.com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5/7/4 20:49:36  文章录入:蓝星  责任编辑:蓝星

排座位非小事[原创]

编排座位非小事

  有些老师认为学生编排座位是小事一桩;也有老师觉得这项工作应做得更好,但苦于无从下手,也就草率了事。纵观老师们编排座位的方式,有的来个似乎“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做法——矮的坐前高的靠后;有的是顽皮的靠前(认为靠近讲台不敢乱来);有的是顽皮淘气的放后(认为顽皮生课堂纪律不好,坐前会影响其他同学);有的干脆来个“自由组合”——想到哪坐到哪坐,想跟谁坐跟谁坐,且美其名曰:“民主”、“公平”。凡此种种,不一而足。笔者认为以上想法和做法至少是有失偏颇的。安排座位确非小事。
  那么,编排座位都应注意些什么呢?这里,我谈谈本人的点滴经验。
按目前大多数教室结构及设置来看,编排座位时考虑“矮的坐前高的靠后”这一原则还是必要的,但只考虑这一原则远远不够,还必须注意如下因素:
  一、性格互补。不难想象,如果安排两个以抑郁质为主要特征的学生作为同桌结果会是怎样。因此,性格特征是编排座位时应考虑的因素之一。对于以粘液质或抑郁质为主要性格特征的同学,最好其同桌为以胆汁质为主要性格特征的,因这种同桌有敢想敢干敢创新等优点,会对做事畏头缩尾、拖拖拉拉者起激励作用;但粘液质的同学又有慎重、沉稳等性格优点,对易出差错的胆汁质同学大有裨益。因此,“性格互补”应是编排座位时考虑的因素之一。
  二、学科互补。一般班级,科科优秀的同学为数不多,学科成绩参差不齐属正常现象。你英语棒,他数学好,如果同桌之间学科成绩强弱不同,定能起到取长补短的作用。
  三、兴趣结合。信息时代,学生兴趣越来越广泛,好多兴趣是健康的,是有利于学生身心发展的。如果同桌之间都兴趣广泛,爱好相同,那不只是对爱好本身有利,其他方面也会受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四、视力问题。编排座位时,不少老师会问上一句:“谁近视?”有此一问,是想让近视的学生靠前坐。这是关心学生的表现。但我认为这样做是不够的。姑且不说除近视外,还有远视、斜视者需过问、关照,单就近视而言,也有真性、假性之分,甚至真(真的近视眼)假(有恶作剧者谎称近视以图坐前;或因班级人数太多,怕坐后影响听课而说谎)之分。因此,老师应在编座位前详细了解。再说,近视者也不一定非坐前不可,很多是可以通过配戴眼镜往后坐(往后坐更有利恢复视力的情况也有)的。当然,如果近视的同学正在治疗矫正期,而治疗方案又不允许戴眼镜者,是应靠前坐的。所以,编排座位时,对患眼疾的同学是不能一概而论的。
  五、同桌时间。这是指彼此之间同桌时间长,彼此相安无事,老师认为可继续同桌。这也是一个较易忽略的问题。其实,有的同桌虽有几学期乃至几学年的时间,且彼此情趣相投、学业进步,但如果只是彼此相处得来而与班级绝大多数同学谈不拢;或是彼此都成为“全优生”,编排座位时还是应考虑让其拆开。因为,如属第一种情况,彼此之间已形成一个封闭的小集体,这样继续同桌不利于素质教育所提倡的“学会相处”;如属第二种情况,则拆开可彼此帮助其他更需要的同学(且帮人者自己也获益)。还有另一种情况:学生在形成性格过程中发展变化较快,如果同桌之间各方面已“今非昔比”,不再适合坐在一起,编座位时也应作适当调整。
  六、性别因素。有些老师为图方便吧,将男女同学分组而坐,形成“楚河汉界”。殊不知这样做可能在男女生的思想上也有可能形成“楚河汉界”。众所周知,性教育在我国本就有缺陷,由于封建传统思想的影响,加上缺乏必要的系统性教育,致学生对异性的神秘感相对强烈,如还加上人为的“楚河汉界”,势必影响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所以,如能适当调配男女生同桌或邻桌,不但有利于消除彼此不必要的神秘感,增强激励作用,还有助于异性之间特有性格的互补。
  七、背景因素。背景指的是家庭背景。不同的家庭背景对子女会产生不同的影响,如单亲家庭的子女可能会产生自卑等性格缺陷,“战争家庭”(家长常吵架)的子女可能会产生冷漠、多疑、残暴趋向等性格缺陷。所以,编排座位时应根据具体人具体特点安排同桌,可安排“同病相怜”者,以期引起共鸣,从而共同拼搏;也可安排背景差距大,但具同情心、乐于并善于助人者同桌。总之,为此类学生安排同桌应深入细致了解后再进行慎重选择,以求将其受家庭的伤害降到最低程度,并激发其自信心和拼搏精神。
  八、居住因素。具共同语言,能互相关心、互相帮助的同桌,课余时间共同探究、一起活动的需要也相应增多,所以,如果彼此之间居住距离不长会提供不少方便。
当然,编排座位时要做如此细致的工作并非易事,所以,新接班的老师千万别在开学头匆匆行事,而应作深入细致的了解工作后再进行此项工作;原班任可在假期间为全体学生制作一张情况表,记录各方面发展情况,有必要时,对某学生某方面的情况还得作补充了解,然后定出方案(最好是不止一个)。还有一个问题是:编排座位前必须作好宣传工作,让学生充分作好各方面的思想准备;还必须视具体情况做好个别学生的思想工作,这样做除能使工作顺利进行外,还能使学生明确老师这样安排的目的及自己该完成的任务,以期达到最佳效果。
  因很少在报刊杂志上见到这类内容(但愿是本人孤陋寡闻),担心此问题被同行忽略(但愿不是杞人忧天),故有此赘言,以祈抛砖引玉。[/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