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主任的心理状态关系到班级工作的成败。这里我想谈谈班主任应克服的几种不良心理状态。 一、依赖心理 依赖在班主任工作中常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是对上级部门和领导的依赖。如教务科、学生科来文读一下,会议精神传达一下,而如何结合本班实际操作与实施,贯彻与实行,则心中无数、稀里糊涂。在班级工作中,大到班干部调整,小到打扫卫生,都要向年级办或学生科汇报,工作无主动性和独立性。二是对班团干部的依赖。班团干部在班级工作中的作用不可否认,但他们毕竟还是学生,常规问题可以解决,突发问题的处理就没有经验了。如果其自身素质不尽如人意,则班级的凝聚力和班风建设则会受到影响。克服依赖心理,要求班主任多实践、多思考,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上级领导不能只要求班主任盲目地听从自己的指挥,而应引导班主任发挥主观能动性,积极主动、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并且要多督促、多检查、多指导。 二、从众心理 从众在班主任工作中也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是在班主任会议上,时常放弃自己与多数人不同的意见而随大流;二是在班级会议上,事无巨细,一律用举手表决的办法来处理,并认为这是尊重同学意见、发扬民主,而忽略了民主基础上的集中。克服从众心理,要求班主任提高个人的心理素质,要求班主任为各种会议创造民主氛围,以使大家都能各抒已见,畅所欲言。 三、偏执心理 偏执常表现在有一定工作经验的班主任中。他们不以发展的眼光,而以早已形成的心理定势来看待班上表现类似而本质有所不同的人或事。即使他们看出了不同,但是碍于自己的声誉和面子,也初衷不改。这必然会损坏师生关系,影响教师在同学心目中的形象,最终导致班主任威信扫地,班级工作瘫痪。要克服这种心理,班主任平时应深入到班级中去,了解学生的困难所在,掌握同学的各种动态和心理变化,做到放下架子,实事求是,心中有数,有的放矢。 四、求稳心理 中专校教师做班主任大多是兼任的、暂时的,或为晋升而不得不做的,因而,许多班主任有“为官一任,无过则功”的心理。他们认为班主任工作婆婆妈妈,整天和学生打交道,管吃、喝、拉、撒等繁琐小事,没有前途,故而采取“抓大放小”,以不出问题、不出乱子、不被上级部门“重视”为原则。克服求稳心理,班主任要有崇高的责任感和使命感,需把班主任工作当做一项事业,把班级同学当做自己的兄弟姐妹或子女一样来对待。同时,学生科应对班主任加强管理与指导,定期检查,并将结果反馈给班主任。 五、放任心理 班级工作中,有些班主任对双差生、后进生失去信心,常常讽刺他们,甚至发展到对他们不闻不问,听之任之。这种放任自流的态度,危害无穷。我们知道,学生尤其是中专生正值青春发育期,可塑性极强,班主任要尊重每一个学生的人格,主动热情地做他们的知心朋友,了解他们的苦恼和深层次的原因,帮助他们克服困难,鼓励他们努力学习,发奋成才。 总之,了解上述几种不良心理状态及由此产生的后果,有助于班主任教育教学水平的提高,有利于学生的成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