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榜 样 教 育 要 注 重“ 三 性 ” |
作者:未知 文章来源:www.xinyuwen.com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5/7/4 20:43:01 文章录入:蓝星 责任编辑:蓝星 |
|
榜样教育的真实性 榜样教育的真实性就是所树立的榜样一定要有真正为大家所公认所敬佩的事迹。不要对榜样的形象进行人为的加工,更不能伪造。这是进行榜样教育的基础。 就小学教育而言,教育的对象是一群幼稚、天真而且模仿能力较强的儿童。他们在学习知识和掌握各种技能以及艺术习作的最初阶段,都要借助模仿为“阶梯”,仿照一定榜样,自觉不自觉地做出类似动作,作自发性的模仿。因此,榜样的真实性会直接影响榜样在学生心目中的形象。对树立的榜样,必须公正,要有可信度,让学生自已评选,切 忌主观臆断,越俎代庖。否则,将有损榜样教育的力量。 榜样教育的多样性 榜样教育的多样性主要是用多种类型的榜样,对学生进行教育。榜样的树立可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 1、树立个人榜样。个人榜样的范围很广泛,有老一辈革命家和先烈英模,有中外历史伟人,有全国“十佳”少先队员等。除此以外,学校更要重视学生身边榜样的树立。如学校和班级自已评选“十佳少年”、“标兵”、“优秀干部”等。并利用学校广播站、电视台、黑板报、橱窗等大力宣传,使这些优秀学生成为小学生心目中个人榜样中的一部分。 2、树立特色榜样。每个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还应发展特长。为此,进行榜样教育,特色榜样的树立,应成为我们榜样教育的内容。如:制订《校级特色人才评选条例》,并在每年“六一”或建队日期间评选“小管理家”、“小作家”、“小数学家”、“小画家”、“小发明家”、“小体育健将”等各类特色人才。通过此类人才的选拔、宣传,一方面给学生 树立最鲜明、最直接而又最具感染力的特色榜样。 3、树立集体榜样。一个人表现再差,到一个有良好风气的集体中,可能很快地得到转变;一个表现较好的学生到了一个风气很坏的地方,也很可能因受影响而退步。学校可采取考核量化记分、集中评议等方式,以年级为单位,评比优胜班集体。学校少先队组织则要重点抓好优秀中队。如:“赖宁中队”、“文明号中队”、“扶贫中队”、“雏鹰中队”、“礼仪规范中队”等。同时,全体师生要在共同的学习生活中,在集体榜样框架基础上逐步培养、形成本集体坚实的灵魂,形成真正有说服力的榜样集体。 榜样教育的深刻性 榜样教育的深刻性,一方面是指作为榜样的人物的思想行为要有深刻的教育意义,另一方面是指应该宣传榜样的高尚的思想品德,引导学生走榜样成长的道路,而不仅仅停留在简单模仿榜样的个别行为上。在日常教育中,可采取以下两种教育方式: 1、榜样行为教育。对于小学生来说,有三类榜样行为对他们具有最大感染力:①教师榜样行为;②家长榜样行为;③被树立的学生榜样行为。学校可采取“榜样标牌”的形式。 即被树立的教师、学生在校园内佩戴显目的“榜样标牌”,使自已的行为完全置于全体师生的监督之中。周而复始,既能规范榜样自己,更能促进学生良好行为的养成。同时,要争取家长的配合,要求家长也必须率先垂范、身体力行,平时言谈举止堪当楷模。 2、榜样成长教育。在教育活动中,使学生不仅从现象上认识榜样,而且引导学生探索和仿效榜样成长过程,了解榜样获得成功的因果关系。注重采取多种形式宣传榜样成长过程及成长过程中的曲折道路。如:介绍榜样生平,讲榜样成长的故事,举行榜样成长主题队会、演讲会、讨论会等,引导学生自发地走榜样成长的道路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