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19、得失寸心知
作者:樊真人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5/10/14 13:19:37  文章录入:樊真人  责任编辑:蓝星

19、得失寸心知

 

笔者有幸参加了近几年中考语文阅卷,结合阅卷体会,我想谈谈升学考试作文成功的“诀窍”。

审题要严密。中考作文首先应认真读题,分清是命题作文、材料作文还是话题作文。尤其是近几年来话题作文已突破命题作文、材料作文一统天下的旧模式,成为中考作文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话题作文以其灵活的开放性,能充分发挥考生的主体能力,张扬考生的个性特点等优势受到了广大考生的欢迎。但在作文中,仍有不少考生在审题上出错,有的考生把“话题作文”当作“材料作文”来写,有的考生把“话题”看作“文题”来做,更有甚者,乱写一通,词不达意,不知所云。审题,是中考作文的首要一着,一着下错,满盘皆输。

 

选材要新颖。中考作文中相当多的考生写了父母、同学、自己,这类作文写的是熟人熟事,易落入窠臼,在“大批量”的考卷中,阅读多了,难免生倦。但也有不落入俗套,有创新意识的。某考生采用逆向思维为“三国”中有节操但失败的英雄马谡而自豪。文章说:人们贯以成败论英雄,而我则以节操论英雄。街亭战役前夕,马谡主动请缨。守街亭陷入困境时,马谡不是屈膝投降以求得一官半职,也不是遁迹深山,苟全性命于乱世,而是重整残部,突出重围,保存了一部分有生力量。战败后,马谡知罪伏法,没有利用与孔明的私交甚厚说情,也没有提将功赎罪的请求,而是堂堂正正地受刑赴死,这是何等壮烈!这篇文章由于选材独特,文史知识丰富,加之表达上乘,获得了阅卷老师的青睐,得了高分。

 

结构要巧妙。选材新还要组织好,这就要求考生在结构上巧下工夫。有位考生在“我自豪,我惟一”的文章中,以“我是自己的惟一”、“我是父母的惟一”、“我是世界的惟一”三个小标题串联全篇,层层递进,新意迭出。又有位考生以“同样自豪”为话题来作文,文章叙述了阿凡提去澡堂洗澡智斗大王的故事,自然过渡到“其实你我本一样,只要相信自己,努力干好每一件事,你同样会得到别人赞赏的目光,你同样会令你的家人、朋友而自豪,而骄傲”。这篇文章有积极的价值评判,情节曲折,以意趣取胜,可读性颇强。

 

语言要耐读。作文好与不好,涉及方方面面,但其中一个重要因素是语言上的差距。耐读耐品,充满个性和活力的语言很容易获得阅卷老师的好感。有位考生文章开头这样写道:“蝴蝶为花朵的芬芳而自豪,鱼儿为河流的激荡而自豪,泥土为大树的挺拔而自豪,小鸟为蓝天的广阔而自豪。”这位考生开篇就以优美的排比句式吸引了阅卷老师,使阅卷老师能带着愉悦的心情兴趣盎然地看下去。还有位考生在“鲁迅先生,只有一个”的文章后记中写道:“先生正等着我们走出浮华的海面,款款地步入他的心房,与他进行灵魂深处的交流。”这篇后记内涵深刻,耐读耐品,就像在跟阅卷老师作一次坦诚平等的对话,阅卷老师一定很喜欢,分数自然也不会低。

《红楼梦》中,曹雪芹认为好文章应“新巧有意趣”。其实作文成功的“诀窍”颇多,笔者录此一孔之见,愿对大家有所启发,并写出更多的“新巧有意趣”的佳作来。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