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18、精彩,从幽默开始 |
作者:樊真人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5/10/14 13:19:10 文章录入:樊真人 责任编辑:蓝星 |
|
精彩,从幽默开始 幽默是一种智慧。林语堂先生说过:“人生在世,还不是有时候笑笑人家,有时候给人家笑笑。”应试时,作文中如果能适时幽上一默,就可以“给人笑笑”,使阅卷老师放松开心。常见的幽默方法有以下几种: 1.错位搭配 将本来不适合搭配在一起的词语错位搭配。如北京市中考满分作文《耳朵“挑食”》,“挑食”的应该是嘴,文题中却将它与“耳朵”错位搭配,令人心生疑窦。在惊讶之中细读文章,原来作者从“吃软不吃硬”“吃麻不吃辣”“吃肥不吃瘦”三个方面紧扣“挑食”,讽刺社会上流行的喜欢被人奉承、欺上瞒下、贪财好利等不良现象,让人在莞尔一笑后掩卷沉思,比那些一本正经谈道理、喊口号的文章更有说服力。 2.大词小用 将通常描写大的方面的词语用在小的方面。广东省中考满分作文中有一篇《委屈》,作者这样写妈妈为使我“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而采取的措施:“与我相伴多年的漫画,一夜间不翼而飞;随身听也‘身陷囹圄’。对此,我敢怒不敢怒不敢言。”“囹圄”,监狱的意思,这里用在妈妈没收随身听这件事上,透露出一种无奈的调侃味儿。 3.庄词谐用 将本来很严肃的词放在不太严肃的语境中。如:“父母为了我的学习,给我制定了‘三大纪律八项注意’。”“你不要以为这是‘犯上’之举,这只不过是为了‘维护个人合法权益’而采取的必要措施。”“三大纪律八项注意”“维护个人合法权益”,比较严肃的政治术语和法律术语,用在非严肃的语境中,也会变得诙谐。 4.巧借谐音 汉语中同音字非常多,有时同一个音换成另外一个字,往往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如:“班主任就是老趴在窗外、门外,如秋风中一片瘦小的枯叶,瑟瑟发抖,然后以鹰一般锐利的双眼洞察教室中的一切,一旦发现你上课行为不轨,搞小动作时,立即将你叫出来‘开小灶’,单独给你上一堂‘思想政治课’,并时不时地请你到‘五指山(扇)’上看星星月亮,在‘万泉(拳)河’里找‘小鱼小虾’的那位teacher。”“山”的谐音是“扇”,“泉”的谐音是“拳”,巧借谐音,将老师的气急动武写得有情有趣。 5.灵活仿拟 指借助某种现成的形式换上新的内容。有篇题为“书包‘减肥’记”的文章里有这样一段话:“这这才恍然大悟,怪不得大伙目光异样,原来是醉翁之意不在我,在乎吾之书包也。也难怪,放眼望去,意是‘接天连地无穷尽,背上书包别样巨’呀。”短短一段话,将“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和“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换上了切合自己文章需要的内容,令人忍俊不禁。除上述方法外,还有大词大用、褒词贬用、贬词褒用、旧词新用、巧妙借代等令语言幽默的方法。愿同学们多多积累、多多发现,培养幽默感,让作文与幽默永相伴。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