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中考专题复习——修辞方法(下) | ||||||||||||||||||||||||||||||||||||||||||||||||||||||||||||||||||||||||||||||||||||||||||||||||||||
作者:李翠明 文章来源:www.xinyuwen.com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5/5/28 11:52:14 文章录入:蓝星 责任编辑:蓝星 | ||||||||||||||||||||||||||||||||||||||||||||||||||||||||||||||||||||||||||||||||||||||||||||||||||||
|
||||||||||||||||||||||||||||||||||||||||||||||||||||||||||||||||||||||||||||||||||||||||||||||||||||
中考专题复习 ——修辞方法(下) 江苏省高淳县德圣中学 李翠明 11、对句子所使用的修辞方法判断错误的是( ) A.古代神话里说,雨后彩虹是“人间天上的桥”。(比喻) B.齐先生自己也说嘛,致力于化学四十余年,而建树不多,啥子道理哟?并非齐先生才疏学浅,而是社会未起变化之故。(反问) C.满窖里围得不透风,脑畔上还响着脚步声。(夸张) D.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对偶) 12、与例句的修辞方法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 例句:淡黑的起伏的连山,仿佛是踊跃的铁的兽脊似的,都远远地向船尾跑去了。 ①野花遍地是:杂样儿,有名字的,没名字的,散在草丛里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的。 ②重庆的夜,微波荡漾的江面上倒映着万家灯火,盏盏点点,这是自由诗,这是交响乐。 ③纺车总是安安稳稳地呆在那里,像着陆停驶的飞机,一声不响,仿佛只是在等待。 ④就凭这些绿的精神,水也不忍得冻上,况且那些长枝的垂柳还要在水里照个影儿哩! A.①④ B.②③ C.①③ D.①② 13、对下列各句修辞方法判断有误的一项是( ) A.夺取全国胜利,这只是万里长征走完了第一步。(夸张) B.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拟人) C.还要将脖子扭几扭,实在标致极了。(反语) D.希特勒、墨索里尼,不都在人民面前倒下去了吗?(反问) 14、由“蚯蚓”(或“伞”)展开联想和想象,写一段话。要求运用拟人和反问的修辞方法,字数50~80。 15、对下列各句的修辞手法判断有误的一项是( ) A.胡须很打眼,好像浓墨写的隶体“一”字。(比喻) B.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对偶) C.你不以我们的祖国有着这样的英雄而自豪吗?(设问) D.远寺的钟声突然惊醒了海的酣梦。(拟人) 16、下列使用比喻修辞方法恰当的一项是( ) A.这篇议论文结构严谨,犹如铜墙铁壁—样。 B.皎洁的月光像透明的轻纱笼罩着大地。 C.爷爷的胡子似钢针,显眼得很,看上去俨然是条硬汉子。 D.被炮弹炸翻的阵地,就像草地里长满了蘑菇。 17、下面一段文字依次运用的修辞方法正确的一项是( ) 我们应当心胸开阔如大海,应该乐于助人,与人为善,试想,如果心眼儿比针鼻还小,老是斤斤计较个人得失,怎么能与同学们相处得好呢? A.明喻 夸张 设问 B.夸张 暗喻 反问 C.明喻 夸张 反问 D.夸张 暗喻 设问 18、对下列句子所用修辞方法的判断,在错误的一项是( ) A.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拟人) B.愿驰千里马,送儿还故乡。(对偶) C.他不能抬头,不能睁眼,不能呼吸,不能迈步。(排比) D.可怜的人啊,现在要他跟这一切分手,叫他怎么不伤心呢?(反问) 19、对修辞方法判断完全正确的是( ) 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园子里,田野里,瞧去,一大片一大片满是的。坐着,躺着,打两个滚,踢几脚球,赛几趟跑,捉几回迷藏。 A.比喻 反复 对偶 B.拟人 对偶 排比 C.比喻 对偶 排比 D.拟人 反复 排比 20、从修辞角度看,与其他三句不同的一句是( ) A.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 B.我的思想感情的潮水,在放纵奔流着。 C.我就知道,我们之间已经隔了一层可悲的厚障壁了。 D.书,人们称为人类文明的“长生果”。 21、下面句子采用的主要修辞方法分类正确的一项是( ) ①长城电扇,电用长城。 ②桥下有河,亭中有井,路边有溪。 ③商店和旅馆的门无精打采地敞着。 ④一棵新芽简直就是一颗闪亮的珍珠。 ⑤星星在头上眨着慵懒的眼睛,也像要睡了。 A.①/②③/④⑤ B.①④/②/③⑤ C.①③/②④/⑤ D.①④⑤/②/③ 22、仿照下面例句,写一句话,要求与例句格式相似,并运用比喻修辞手法。 例句:我不是挺立在高山峻岭中的巨松,而是辽阔草原上的一棵小草---为壮丽的河山添上一笔绿意。 仿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请在下面横线上填入适当的语句,要求仿用画波浪线语句的句式及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内容要前后照应。 我们用友谊写一本书,一本厚厚的书。在书里:友谊如珍珠,我们共同穿缀,联成一串串璀璨的项链; 友谊如 ,我们 , ; 友谊如 ,我们 , 。 24、请在下面横线上填入适当的语句,组成前后呼应的排比句。 人生的价值不在于成就了轰轰烈烈的事业而在于具体做好了什么。所以,见到茂密的森林,你只盼无愧地做森林中挺拔的一棵;见到美丽的花园,你只盼无愧地做园中普通的一朵; , 。虽是一棵,却能抗击风雨;虽是一朵,却能装扮春天; , 。这样的人生也就无悔了。 25、根据你的观察和对生活的感悟,仿照下面加点的句子再写一个句子。 大自然能给我们许多启示:滴水可以穿石,是在告诉我们做事应持之以恒;大地能载万物,是在告诉我们求学要广读博览; , 。 26、仿照例句的句式,在下面两句的横线上补写相应的内容。 例:如果我是阳光,我将照亮所有的黑暗。 (1)如果我是清风,我将 (2)如果我是春雨,我将 27、请你扩展联想想象,运用恰当的修辞手法,将“月亮”“树影”“笛声”这三个词语扩展成一段话,并描绘出一幅画面。(50字以内)
28、请展开联想和想象,运用恰当的修辞方法,将“童年”、“风筝”、“天空”这三个词扩展成一段文字。(词语顺序可以颠倒,不超过40字)
29、运用对偶知识对出下联。 上联:忆往昔沧桑岁月。 下联:________________ 30、有人曾见过一副美国作家斯诺与剧作家姚克合写的悼念鲁迅的挽联。但由于其记忆模糊,上联有两个缺漏,请根据下联补全上联内容。 译著尚未成功,惊闻殒星,中国何人领____ ____ , 先生已经作古,痛忆旧雨,文坛从此感彷徨。 [参考答案] 1、 B 没用夸张 2、 A 3、 D 4、 B 5、 D 是比喻 6、 A 是借代 7、 A 是引用 8、 D 9、 C A是反复 B是排比 D排比 10、C A是拟人 B是比喻 D是比喻 11、B 是设问 12、C 13、A 是比喻 14、略 15、C 是反问 16、B 17、C(提示:“心胸开阔如大海”,为明喻;“心眼儿比针鼻还小”,为夸张;“怎么能与同学相处得好呢?”,为反问。) 18、B 19、D 20、A 21、B ①④是比喻/②是顶针/③⑤是拟人 22、我不是矗立在广场中央的高大石像,而是绵延千里的路轨下的一颗小石子——为繁忙的交通运输献上全部的力量。 23、友谊如彩绸,我们共同剪裁,缝制成一件件绚丽的衣衫;友谊如花种,我们共同播撒,培育出一个个五彩的花坛;友谊如油彩,我们共同调色,描绘出一幅幅美妙的图画。 24、“见到奔腾的江河,你只盼无愧地做浪花中的一滴”、“虽是一滴,却能滋润禾苗”。 25、青松不惧风雪,是在告诉我们做人要坚毅刚强。(只要先写出一种自然现象,然后写出对这一现象合乎情理的感悟即可) 26、(1)吹走世间的尘埃、吹绿田野里的庄稼 (2)滋润人们的心田、滋润干涸的土地 27、28、为开放性试题,意思对即可。 29、看今朝锦绣江山 30、略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