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新语文 >> 试卷中心 >> 中考试题 >> 模拟试题 >> 正文
2006年中考语文模拟试卷(三三)
        ★★★
【字体:
2006年中考语文模拟试卷(三三)
作者:王德瑞    试卷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1825    更新时间:2006/3/7

内容简介:

一.文言诗文(30分) 1.按原文填空。(6分) (1).______________,奉命于危难之间。 (2).俱怀逸兴壮思飞,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中间小谢又清发。 2.按要求填空。(6分) (1).晏殊《浣溪沙》中将自然现象与人的感受巧妙结合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苏轼《密州出猎》中借典故表达自己立功报国的愿望的句子是: , 。 (3).《始得西山宴游记》中,写作者在大自然美景中的超然忘我,与自然融为一体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选择题。(6分) (1).选出对加点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 )(3分) A.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水中的陆地) B. 故不为苟得也。(苟且得到) C. 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给予) D. 属予作文以记之。(嘱托) (2).选出对句子大意理解不正确的一项。( )(3分) A. 必能裨补阙漏。(一定能够补救缺点和疏漏之处) B. 意有所极,梦亦同趣。(心里想到之处,梦境也有同样的旨趣) C. 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用脚踢着给别人吃,乞丐也不看一下) D. 而或长烟一空。(有时大片烟雾完全消散) 4.阅读下面文言语段,回答后面的问题。(12分) 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1)解释下列加点词。(4分) ①予观夫巴陵胜状( ) ②迁客骚人( ) ③然则何时而乐耶( ) ④予尝求古仁人之心( ) (2)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6分) ①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②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③微斯人,吾谁与归? (3)杜甫有《登岳阳楼》诗:“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宋代著名诗人黄庭坚《雨中登岳阳楼望君山》有诗曰:“未到江南先一笑,岳阳楼上对君山。”请根据提供的材料,分析比较杜甫、黄庭坚、范仲淹的“览物之情”。(2分) 注:对君山是洞庭湖边的名胜。 二.现代诗文阅读(60分) (一).阅读《孔乙己》片断,回答5—9题。(20分) 孔乙己是站着喝酒而穿长衫的唯一的人。他身材很高大;青白脸色,皱纹间时常夹些伤痕;一部乱蓬蓬的花白的胡子。穿的虽然是长衫,可是又脏又破,似乎十多年没有补,也没有洗。他对人说话,总是满口之乎者也,教人半懂不懂的。因为他姓孔,别人便从描红纸上的“上大人孔乙己”这半懂不懂的话里,替他取下一个绰号,叫作孔乙己。孔乙己一到店,所有喝酒的人便都看着 ……


    你还没注册?或者没有登录?这份试卷要求至少是本站的注册会员才能阅读!

    如果你还没注册,请赶紧点此注册吧!

    如果你已经注册但还没登录,请赶紧点此登录吧!

3A Disk网络硬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