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新语文 >> 试卷中心 >> 中考试题 >> 中考真题 >> 正文
浙江省嘉兴市2006年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语文试卷
        ★★★★
【字体:
浙江省嘉兴市2006年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语文试卷
作者:佚名    试卷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1355    更新时间:2006/6/16

内容简介:

一、 语文基础知识与运用 1、根据括号内的注音在横线上写出相应的汉字。(4分)   浙江精神世代传衍,历久弥新。在漫长的历史实践过程中,从大禹的因(Shì) (1) 利导、敬业治水,到勾践的卧(Xīn) (2) 尝胆、励精图治;从岳飞、于谦的精忠报国、清白一生,到方孝儒、张苍水的刚正不阿、以身殉国;从沈括的(bó) (3) 学多识、精研深究,到竺可桢的科学救国、求是一生……都给浙江精神某定了深厚的文化底(yìn) (4) 。 2.根据语境,把备选词语填在相应的横线上。(3分) • 我由衷地感谢造物主设计了冬。没有冬的 (1) ,或许我们永远痧受不到春的温柔妩媚;没有冬的(2) ,或许我们永远不会知道夏的多姿多彩;没有冬的 (3) ,或许我们永远摆脱不了秋的虚无怅然。 (真实 肃杀 单凋) 3、下列句子有语病,并改正。(4分) (1) 随着沪杭磁悬浮线路的建成,使“上海有个西湖,杭州有个外滩”的梦想变为现实。 〈2〉如何开展‘八荣八耻”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几个学校的领导进行了认真的讨论。 4。根据提示默写。(共4题,任选3题作答)(6分) (1)诗人总是把自己真诚的愿望寄寓在诗词中。杜甫上“安得广厦千万间,   ▲   ,忧国忧民之心溢于言表;苏轼是“   ▲   ,千里共婢娟”,表达了与亲人共赏人间美景的良好愿望。 (2)王之涣《凉州词》中的诗句“羌笛何须怨扬柳,   ▲   ”和王维《送元二使安西》中的诗句“  ▲   ,西出阳关无故人”都抒发了边塞生活的寂寞孤独之感。 〈3〉人有德,花也有德。古诗文中赞颂花的品体的句子有: ▲ , ▲ (写出连续的两句)。 (4)乡村舟色常常人诗人词。请写出描写乡村月色的诗(词)句:   ▲    ,   ▲   (写出连续的两句)。 5、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回答问题。(2分) ……


    你还没注册?或者没有登录?这份试卷要求至少是本站的注册会员才能阅读!

    如果你还没注册,请赶紧点此注册吧!

    如果你已经注册但还没登录,请赶紧点此登录吧!

3A Disk网络硬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