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新语文 >> 试卷中心 >> 中考试题 >> 模拟试题 >> 正文
孟疃初中2006年中考语文模拟试题
        ★★★
【字体:
孟疃初中2006年中考语文模拟试题
作者:王法强    试卷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1339    更新时间:2006/4/27

内容简介:

一、语言的积累与运用(12分) 1、 根据拼音写出汉字。(2分) 潍坊作为历史古州名郡,人才huìcuì( ),英杰辈出,文化名人灿若星辰,生于潍坊市域或曾活动于此的高层次文化名人就有100多人。他们对潍坊的政治、经济、文化、科学的发展,有重要的影响。原籍他乡,曾在潍坊做事的历史名人也有许多,如唐代大书法家李邕、北宋宰相寇准、著名文学家欧阳修等等。宋代大文学家苏轼在密州,写了《超然台记》和《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等200多首kuàizhì( )人口的佳作。清乾隆年间,扬州八怪之一的郑板桥曾在潍县做过七年的县令,他为官清廉,诗书画并称“三绝”,他在此留下了不少诗文和书画,至今流传于世,为世人称颂。 2、先指出下面句子的含义,再写一个警句表达你的理解。(2分) 春天只是在嫩绿的枝头绽出一抹新芽,金色的收获还需要厚实的秋天定格。 3、根据语境仿写。(2分) “梨花一支春带雨”,何等脱俗;“杏花春雨润江南”,何等淡雅;“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又是怎样的清幽; , 。 4、按要求默写。(3分) ①自古道:“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赵翼在《论诗》中表明这一哲理的诗句是: , 。 ②《泊秦淮》(杜牧)中,表现诗人对唐王朝将重蹈南朝亡国的覆辙的深深忧虑,批评统治者国难当头、醉生梦死的句子是: 。 ③《汉江临眺》中与孟浩然的诗句“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有异曲同工之妙的句子……


    你还没注册?或者没有登录?这份试卷要求至少是本站的注册会员才能阅读!

    如果你还没注册,请赶紧点此注册吧!

    如果你已经注册但还没登录,请赶紧点此登录吧!

3A Disk网络硬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