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让学生自由思考和学习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不详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5/9/14 10:04:16  文章录入:蓝星  责任编辑:蓝星

      对《9加几》一课设计的一些想法反思:

因为从教的是低年级学生,从整个课程的设计上我尽量用一些鲜艳的图片与有趣的故事情景去“包装”数学知识,创设生动有趣、愉快轻松的学习环境。所以,在一开始我的复习题,就以帮助农民伯伯摘苹果为情景展开,谁做对苹果上的题这个苹果就算摘下归他所有了,学生为了得到苹果就会积极动脑筋思考争着发言了,这样,从课的一开始就掀起一个小小的高潮。

接着,趁着高潮未落,进入新课部分。这一部分我运用童话故事——“猴子吃桃”来展开自主探索新知的活动。老师问:从这个“猴子吃桃”的故事情景中你知道了什么?从课文图你能提出什么问题?

利用“猴子吃桃”模拟生活情景也就是符合现代数学教学论所认为的,好的数学教学应该从学习者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背景出发、提供给学生充分进行数学实践活动和交流的机会,使他们真正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思想和方法,同时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这种新的教学理念的核心是注重从学生的现实生活出发,注重学生个体的有效参与和学生个性的发展。这里从情境入手,能使学生体验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使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学习和应用数学的信心,进而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接下来就要让学生通过动手来自己探索9加几的计算过程了。在这里学生会产生对于9加几的几种不同的算法,应该充分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由于每个人的认识水平、思想方法、解决问题的策略和途径不可能相同,所以在面临一个新的计算问题时,就会出现不同的计算方法。允许学生用不同的方法计算9加几,充分尊重学生的选择,体现了课程标准中所提倡的算法多样化的新理念。鼓励算法多样化,对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创新思维是十分必要的。提倡算法多样化,把解决问题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就给学生留下了更多展示自己的思维方式和解决问题策略的机会。这样,不仅肯定了学生的解题方法,而且肯定了学生的劳动成果,学生在不断独立思考的过程中,创新意识便会得到很好的培养。

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本节课的设计体现了以学生活动为主线的思路,注意为学生提供“做”数学的机会,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去体验数学和经历数学,通过新授部分的活动,我觉得学生“做”得比较认真,也有他们自己独特的发现。学生动手、动脑都有了很好的展现,但是对于动口这一方面学生还是做得不够的,因此,说到积极参与数学的学习过程这方面还是没有达到理想的境界。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