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培养兴趣 优化教学
作者:韩丽霞  文章来源:河北省涿鹿县实验小学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5/9/3 23:21:52  文章录入:蓝星  责任编辑:蓝星

  兴趣是最好的教师。有了兴趣,学生才会乐于学,主动的学;有了兴趣,学生才会积极思考,全身心地投入到课堂实践中。课程改革的今天,应多方面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挖掘学生潜在因素,不失时机地向学生进行英语学习的指导,达到优化教学的目的。

  一、融入情感,激发兴趣。

  《英语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使学生树立自信心,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为了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结合新课程标准,结合课堂教学实践,我认为师生关系要突出一个“情”字。常言道“亲其师,信其道,爱其徒”其意突出师生情,要求师生关系达到十分默契的状态。上课时,老师要有饱满的精神状态,做到为人师表,给学生一种庄重大方、积极向上的感觉。教师要走下讲台融入学生当中,成为学生可信赖的师长、可亲近的朋友,愉快的教学气氛由此产生,师生之间的课堂交际轻松而愉快。在这种氛围中,学生定会大胆地想象,敢于开口说英语,不怕犯错误,敢于冒险。比如在我所担任的年级中,有一位王平同学从下半学期开始掉队,究其原因,该生由于学习目的不明确,对学习重视不够,经过对他耐心帮助和教育,动之以情、晓之以理,针对性地给予指导。再从消极因素中寻找闪光点,去鼓励、表扬。该生信心百倍,刻苦学习,很快赶了上来。这样,课堂效率提高了,学生成绩也会随之提高。教师轻松活泼的语调感染学生,和蔼可亲的态度对待学生,消除了学生的紧张感,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课堂上教师亲切的微笑、柔和的声音、亲切的目光、关爱的手势等都会激励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其变苦学为乐学,使课堂充满情趣。师的亲近,令生宽慰,热情投入;师的亲近,令生敬仰,热情高涨。

  二、联系实际,发展兴趣。

  上课时,我经常结合所教的内容,讲一些日常生活的事例,或浅而易懂的故事及欧美风俗习惯,这样既能扩大学生的视野,又能集中学生精神,使他们觉得课堂气氛不那么单调、枯燥。例如教问候语“Good morning”时,早晨起来眨眨眼睛,伸伸懒腰,打个哈欠,然后跟家人道声:“Good morning”对于这一惟妙惟肖的惯常性动作,老师示范,同学们很快就学会说了。又比如教水果类单词时,我一手提篮子,一手从篮里拿“banana”,弯着腰走着喊“Banana!Banana! Buy some bananas. Buy some bananas.”一边说,一边擦嘴“They are delicious”不用你说,学生就会迫不及待地跟着模仿说,这时,我的语速会放慢,让学生听清楚后再跟着学,这样在很短的时间内,学生就能说、演,效果不错。又如教授“How old are you?”这个句型时,我就把国外一些习惯告诉他们,在国外特别是对女士不要问年龄,这样学生对How old are you? 这个句型就有了较深的印象,能牢固地记住了。

  为了让学生感到英语就在我们生活中,离我们很近,我组织学生自己收集英语标志,比如:P(停车场),Post Office(邮局) ,Safe Guard(舒服佳),Up(向上),No Smoking(禁止吸烟)等等,自然他们学英语的欲望就更强烈了。

  三、注重评价,提高兴趣。

  兴趣来自儿童的好奇心,勇敢来自于希望和鼓励。没有赏识,没有成功,也就没有了自信,没有了希望。学习英语时学生需要教师的鼓励和表扬。作为老师,应珍惜儿童心灵深处的渴望,积极创造机会,不断让学生取得“我能行”的成功体验。课堂上,学生兴致勃勃的回答问题,他多么希望老师能够给予肯定和鼓励。如果老师表扬一句如“Good、 Very good、Great、Well”,学生定会信心百倍,积极性也会随之增长。在课堂上。我经常使用“OK”、“Very Clever”、“Excellent”来表扬学生;还组织学生一起自我鼓励,一边拍手一边齐声说“Good,good,very good”。学生顿时精神振奋,课堂气氛也高涨起来。

  教师应及时运用激励性语言进行体贴与督促,用居里夫人的名言“自信是成功的基石”来激励学生,循序渐进地引导学生掌握知识。所以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看准时机及时给予表扬与肯定,运用多种激趣手段,进行教育教学,学生定会使出浑身解数,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的行列中,久而久之,小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会逐步得到提高。

  四、创设情境,巩固兴趣。

  小学英语课堂必须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兴趣,并千方百计地使之更加巩固,从而建立起学好英语的决心。授新课时,教师要创设情景,通过实物、卡片、幻灯机、录音机、简笔画等进行教学;并结合课文内容,运用表情、动作,尽量使课堂教学声情并茂,激起学生的求知欲。如教授第二册Lesson 2 时,学习short(短的)、long(长的)以及日常用语“What is this?”。课前我先准备一个铅笔盒,里面装满物品。上课时,我打开预先准备的铅笔盒,接着说“What is this? It is a pen. It is short. What is this? It is a pencil. It is long .”。根据教师的表情与动作,学生很快理解long、short 的含义。紧接着,我配合动作以好奇的表情说“What is this? It is a ruler. I like it.”最后把铅笔盒里的物品一一拿出来,进行口语问答,唤起了学生的好奇心,因此,激发兴趣、发展兴趣、提高兴趣等项是起步,而巩固兴趣却是提高阶段,也是我们教育者长期要坚持下去的。

  五、综合运用,升华兴趣。

  英语教学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我把这种观念体现在课堂教学之中。我在课堂教学中抽出大量时间让学生开展语言实践活动,自由发挥,努力使课堂交际化,教师从中发现问题及时辅导纠正。如讲课文对话时,我组织学生分角色表演,首先让口头表达能力较好的学生上台与我对话示范,然后分两人小组讨论,最后小组在班上进行交际活动,或利用幻灯展示插图,让学生看图,展开想象和联想,进行情景交谈,把所学的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这样既训练了学生口头表达能力,又锻炼了他们的胆量,从而使学生初学英语时就敢于开口讲英语,提高交际能力,发展智力。课始3分钟的Free Talk是我们的必修科目。Free Talk不仅能体现出语言的交际性,更为了让课堂一开始就营造了学习英语的气氛,让学生通过参与而兴奋,激动起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因此每节课后,我会安排下节课的课始3分钟练习内容要求,内容大多是刚刚学过的短语或句子。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知识面做扩充,有利于对学生进行全面评价。比如在教学“Where is my doll? It is in(on) …”时,我事先让同学们把我们所学过的名词复习了一遍,第二节课的Free Talk气氛热烈几乎每个学生都急着参与,连平时特别怕事的吴永飞,最淘气的李远都举手了,而他们的回答都联系了我们以前所学的大部分交际用语,赢得了同学们的热烈掌声,而我做为一名小学英语教师竟被感动得热泪盈眶。小孩子好胜心强,都争着向被表扬的同学学习,其他组也都跃跃欲试,表演的投入而逼真,课堂气氛空前高涨,充分体现“学中玩,玩中学”的教学理念。

  培养兴趣的目的是优化课堂教学,提高教学效益。在教学过程中,通过以上的教学方法,我改变了陈旧的教学模式,改变了学生中普遍存在的“哑巴英语”的学习态度,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让课堂充满情趣,学生对英语学习的热情有增无减,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对今后的小学生学习英语打下良好的基础,为今后的教学铺了路,搭了桥。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