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强化口语训练 提高语言素质 |
作者:林斌虹 文章来源:棉湖中学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5/9/3 23:21:44 文章录入:蓝星 责任编辑:蓝星 |
|
随着形势的发展,传统的英语教法和学法已远远不能适应当今素质教育、创新教育的需要,因此,实施课程改革、创新教法、学法是当前英语学科深化教学改革的客观要求和现实需要。 这次英语科课程改革的重点是改变旧教材、旧教法过分重视语法和词汇知识的讲解与灌输、忽视对学生实际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特别强调要从学生的学习兴趣、生活经验和认识水平出发,倡导体验、实践、参与、合作与交流的学习方式和实践型的语言教学模式,发展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和语言实践能力,让学生在语言实践和口语训练中,形成积极的情感态度、主动思维和大胆实践、提高其跨文化意识和形成自主学习的潜能和内驱力。在加强对学生进行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培养的同时,着重加强口语训练,以提高他们用英语说话(或对话)的学科素质和技能。现行教科书与以往的不同,主要表现在:学生用书中有三分之一的篇幅要求学生口头描述情景等,且很少提供示范性对话的范式,更多的是专题性的会话(Themed conversation),例如对某个话题交换看法、评论人或事物、讨论计划、采访、聊天、议论或辩论等,还有独自陈述某件事、讲故事、简短发言、发表意见、汇报情况、短时演讲等。尽管这些实用性、交际性口语训练活动可为学生学习和运用新课程标准规定的功能意念项目提供很好的学习方法,但由于学生一时未能适应,反成为英语教学的一大难点。这是因为,传统的英语教法、学法重“读写”、轻“听说”弊害仍然困扰着口语训练和语言实践活动,学生即便笔试得八、九十分,但说话能力和语言技能极差。究其原因,长期以来,由于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英语教改至今还存在许多实际问题:一是还未完全改变教学中以教师为中心的旧观念,学生主动参与语言实践的积极性不高;二是“翻译式”“灌输式”的旧教法、旧学法,仍然困扰着新课标所规定的新教法、新学法;三是传统教材和《教学大纲》中所提供的语言实践和口语训练材料分量少、内容单调、知识面窄,以致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和实际技能得不到应有的提高。在当今经济全球一体化、信息化、高新科技迅猛发展的新形势下,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为深化英语教学改革既提供机遇,也面临挑战。 那么,高中阶段如何训练和培养学生的英语说话能力呢?经过前阶段教改实践的探索,大致有下面几种做法。 一 、根据学生年龄特征,激发其口语训练的兴趣和学习热情,培养英语会话和口头表述的英语技能和学科素质。 说话是运用口头传递信息的技能。英语教改中的口头训练特别要求学生开动脑筋,创造性地运用所学语言表达比较复杂的语义或句式。高中学生身心发育趋于成熟,抽象思维和逻辑思维已经起主导作用,对口头表达的兴趣有所下降,于是对口头训练也就不那么积极主动了。针对这种情况,为了激发学生口头训练的兴趣和学习热情,我所采取的应对措施和创新教法、创新学法是: 1、尽量增强教学过程和语言实践活动的生动性、趣味性,营造生动活泼、轻松愉悦的课堂气氛,让学生保持良好学习状态。比如在天气炎热学生易打瞌睡的下午,我有时在检查人数时会先说一句“Anyone who is not here , please hand up ”,大家笑过之后精神状态好得多了。2、配合课堂教学,在每周的选修课中,举办“课文短剧”、“课文小品”等的小型有趣的英语节目,让学生扮演各种角色,模仿人物对话,或讲故事、当“小老师”、表演短剧、小品,听英语歌曲和英语影视录音等。通过开展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英语及娱乐活动,陶冶性情、激发兴趣,让学生直接感受口语训练和语言实践活动的轻松愉悦、生动有趣,以及语言艺术美的魅力,随时随地为学生创设口语训练的良好氛围,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3、每节课前花三分钟,轮流由学生上台演讲,自由发挥,可以谈当天的新闻、讲故事、讲班里的好人好事,以及学生感兴趣的话题,要求尽量运用规范的英语口语或句式、句型,传递信息,表述内容。如中秋节来临之际,有一位学生上台就大谈月亮、月饼,又扯到圣诞节,简直成了“节日系列讲座”。时间久了,同学们兴趣越来越高,自然而然,养成了自主语言训练、语言实践的良好习惯。这种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让每位学生内化为口语训练和语言实践活动的内驱力和语言素质的内在潜能,这对于培养学生开展自觉、自主、有创造性思维的学习技能、创新学习方法,起着重要的促进作用。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要求学生演讲时多与相关的教学内容相联系,尽可能多用新学的单词、词组、句型等,并鼓励学生勇于创新,发挥创造力。同时,及时加以引导,定期总结,及时表扬口语训练积极投入、学习热情高、有创意、进步快的学生,对其中的“学困生”则耐心鼓励、多加关爱指导,让不同程度不同学力的每一位学生都能体验和感受语言训练、语言实践的成功喜悦和自身价值。渐渐地同学们说英语的积极性高涨起来了,你追我赶,积极投入,遇到困难就主动与同学商量或请教老师,在互教互学、互学互帮、共同切磋的研讨之中,互相鼓励、取长补短,发挥优势、共同提高、共同进步。久而久之,学生的英语表达日趋准确,语句更流利,语言训练的内容和形式更加丰富多彩。在比较和实践口语训练中,听和说的英语技能同时得到训练和提高,取得显著效果。4、创设情景,让学生语言实践和教学活动在新情景中进行交际性操练,努力达到创造性地运用所学的语言知识和英语技能开展语言交际活动。如在学完高一上册Unit2 English around the world 时,我要求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力,联系新旧知识,围绕以Why should I learn English 或The importance of English 为题,创设情景进行对话练习,拓宽学生思路,取得很好效果,同时也有利于学生的写作练习,有效地提高语言交际和口语运用的实际水平和实际技能。 二、选择材料,应掌握难度适中,让每位学生不断获得口语训练和语言实践的成功感。 在训练说话技能和语感能力时,教学内容必须难度适中。在具体的操作中,则宜遵循先模仿后应用,先机械后活用,先语言后交际的总原则来安排和开展,即呈现(Presentation),机械性操练( Mechanical Drills),有意义操练(Meaningful Drills)到交际性练习(Communicative Drills)。如在每周的选修课中,我预先印发一些与实际生活密切相关的语言资料或信息材料给学生,如Shopping, In the restaurant 等,并附上相关的词汇、句型及对话,让学生对这些词汇和句型认知的基础上,先模仿其中的对话,再分组讨论,从中设计句型、句法、写出自己设计的对话内容和句式,进行语言交际性练习。由于这些交际性的内容难度适中,又都与学生的实际生活密切相关,又为学生提供了很有价值的语言材料和语言信息,触发他们积极投入,热情参与讨论或争相上台表演,以满足他们的“成功欲”和展现才华的愿望。又如在学完高一上册Unit3 Travel journal 后,我提供了下面的关键词:insist ,source ,change one’s mind , give in ,valley ,waterfall ,plain ,in Laos ,in Dali ,excited ,glad ,the dream , come true 让学生复述课文内容。这样一来,英语功底好的学生讲得头头是道,基础较差的也能把大意基本表达出来。实践证明,在语言交际训练的初始阶段,教师设计的情景与教材内容有直接或间接联系,并提供相关的词组或句型,能够帮助学生摆脱无从开口或无话可说的困惑,从而迅速进入角色,更好地理解并适应交际训练的要求,从中体验一定的成功感。当然,满足成功欲固然能激发学习兴趣,然而,那种没有困难、挫折,没有障碍的语言训练也会压抑学生的学习兴趣,甚至会削弱学生主动投入、自主训练的学习激情和情感感受。在培养学生英语说话能力时,为使教学内容的难度适当,我坚持做到:适当减少用Yes/No回答的问题,逐步增加用Why、What等句型提问,增加一定深度和难度;经常鼓励学生不要安于现状,更上一层楼。让学生在克服困难和挫折中掌握新知识,从中得到乐趣。 三、指定“话题”,明确要求,小组合作,学教互动 。 在训练过程中,坚持采用“师生合作”、“小组合作”的教法和学法,充分体现教学民主,发挥“教与学”两个积极性,让学习主体更有发挥和展现才华的活动空间。做法是:让学生三至四人一小组进行分组讨论或说话演练,并以小组总体成绩作为评价和奖赏的依据;小组活动前,先指定“话题”,明确要求,让学生的讨论和“说话”能围绕“话题”,且有所侧重;在讨论中可以随时提问,问同学,问老师,随时把不懂的东西弄懂;还要学生对口语训练和说话过程中出现的语误或语病要坦然面对,强调要凭自己的语感能力或语言规范能力,只要能理解对方所表达的意思就可以,无须强求“完全正确”,也不必为其纠正,充分尊重和关爱每个学生自主训练、自主学习的自信心。这样,教师成为了教学过程中的指导者、参与者和合作者,从中发挥主导作用,学生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让学习活动在生生交往、师生交往、教与学互动、学与练协调、资源共享、分工合作、互教互学、取长补短、教学相长的课堂氛围中体验学习的成功和语言实践活动的无限乐趣。教改实践表明,这种创新教法和创新学法,对于我们正确地认识英语学科素质教育的要求和本质、提高教学质量和学习质量,提高学生的学科素质和语言实际应用的技能、增强口语教学效果,都具有指导意义,对于创新教学理论和创新教改实践,必将起着积极推动作用。这种“合作型”的创新教法和创新学法让每个学生以平等的身份互相切磋、合作学习、化个体竞争为互学互帮的合作学习活动。如,我曾让各小组以Why should I learn English为题进行分组讨论,以在限定时间内搜集理由充分且英语口头表达较为准确的为胜组。于是便出现了组员之间争相补充、矫正的热烈场面。由此可见,合作学习过程中,学生之间由竞争对手变成合作伙伴所形成的互相帮助、互相鼓励、互相学习的互赖关系,和谐融洽、友好、合作精神会不断得到升华,使教学班或合作小组成为互学互帮、协作合作的学习整体,充分激发每个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力,充分发挥每个人的聪明才智和创造潜能,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经过前段时间口语训练的教改实践,我终于发现了学生有长足的进步和明显变化:第一,同学们有勇气开口讲英语了;第二,从开始的无话可说或怕说错,不敢说到敢于用比较地道的英语口语向人打招呼、询问事情;第三,不再像先前那样怕英语口语课了。所有这些变化,都表明了口语训练初见成效,并取得了关键性突破,真值得高兴,然而教改的路子还很长,任重道远,有待不断实践、不断优化、不断升华、不断提高层次。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