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穿旧鞋 走新路 |
作者:不详 文章来源:网络 点击数276 更新时间:2005/8/24 18:58:47 文章录入:蓝星 责任编辑:蓝星 |
|
课程改革,教材改革,关键是教师的观念要改革。新课改已经直面我们了,每个教师都是新课程理念的实践者,并不只是起始年级起始学科教师的任务,它要求我们每一个教师都要从观念上加以接受,从行动上加以探索,以保障课改的顺利进行。
教法 甲片断举例 师:请同学们打开P121,自学关于直线、线段和射线这一节。(生自由读书) 师:停下来,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师生齐归纳直线、线段、射线的特征。 师:请同学分别画一条直线、线段、射线。(生动手操作) 接着引出了角的概念,然后一 一 的学习角各部分名称,角的符号,简单的比较角的大小,一节课时间充裕,师生在课堂后期已显得无事可做。 教法乙片断举例 师:在以前我们就认识了直线和线段,同学们是否记得它们的模样,能画一画吗?(生回忆、操作,一人上台板演,画出一条直线、一条线段,满意的上位了)。 师:(惊呼)唉呀,老师可不知道它们谁是谁呀? 生:(争先恐后)我知道,我知道。 生1:那个两头没有堵住(用手比划)的叫直线,两头有堵住的叫线段。 生2:这个两个点堵住的。(看来他们忘了“端点”的名称) 师:这两头又叫两端,所以两个点叫——? 生:(猛然想起)端点。 师:请你比较一下线段和直线有什么不同? 生:(七嘴八舌)线段有两个端点,直线没有端点,直线无限长。 师:(板书)直线,没有端点,无限长。 线段,有两个端点,有限长。 生:(得意的大声说到)我还知道有一种叫射线。 师:射线?什么射线?同学们想象一些,射线是什么样的? 生1:是从一点射出去的线。 生2:象太阳光射出的光线。 生3:象电筒照出的线。 生4:我想的不知道对不对,射线是箭从弦上射出去的样子。 生5:象子弹射出去的样子。 …… 师:同学们的想象真丰富,射线就是你们刚才想象的样子,那它们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受直线、线段的影响,学生能很快归纳出射线有一个端点,无限长的特点。 反思这两种教法,因为教学观念不同,导致: 1、教师关注的对象不同,教师甲心中装的是教材,教师在教教材,师扶着生亦步亦趋,学生的自主性没有多大发挥。虽然本节内容简单,但不能因简就简,教师要利用简单的知识,充裕的时间,充分发展孩子们想象能力及抽象概括能力,实现情感态度等方面的目标。教师乙心中装的是学生,四年级的学生有“顾名思义”的能力,于是教师放手让孩子们去想象,果然对“射线”的想象描述形象生动,富有情趣,而且积极性高,记忆深刻,归纳也准确。学生不仅在能力上得到了发展,同时在情感和态度上也得到了很好的培养。 2、对教材的处理不同,教参说明“是在学生初步认识了直线、线段的基础上进行比较系统的教学,本册是适当抽象概括出图形的特征,并学习新的图形”,在本节课中,直线、线段是旧知,射线是新知,旧知应精,为新知服务,利于对新知的导出和建构。教法甲对上述内容平均分配时间和精力,使新知不新,旧知不精,教法乙则考虑学生现实知识基础,由师生共同回忆,检出精要部分概括板书,对模糊地方如“端点”给予指明,而对新知“射线”则放手让学生去猜想,去发现,去建构,新知的学习水到渠成,使枯燥的概念教学显得生动而有情趣。 3、教学角色不同,教法甲教师充当主导者,始终牵着学生,不肯放手,使学生围着教师转,没有自己思考、想象的空间,学得被动,教法乙则师生处在同一水平线上,新知由学生失口说出,教师灵机一动,因势利导,充分发挥同学们的想象,教师装傻充愣,让学生展开思维的翅膀,不受任何束缚,成功的扮演了一个组织者、引导者和参与者的角色,学生思维活跃,课堂闪现出一道又一道耀眼的亮光,师生同时获得最大的满足。 4、学生所获得的发展不同,教法甲偏重机械记忆,浅层理解和简单操作,课堂失去 生命活力,更别说归纳、想象、建构等方面的能力以及对数学学习的态度和情感了。教法乙则注重由形象记忆到抽象概括,由新旧知识的联系到建构整个知识框架,学生的想象力、表达力得到充分发展,学习积极性也被极大地调动起来了,主体作用发挥得淋漓尽致,学生又从乐学向会学的方向跨出了一步。 要保障新课程改革顺利进行,首要任务是转变教育观念,尽管是老教材,只要我们用新观念来教,立足于学生的发展,也一样能实践《新课标》。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