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语言使知识有说有笑,使讲解有情有景 |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网络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5/8/5 0:31:48 文章录入:蓝星 责任编辑:蓝星 |
|
教师劳动的重要工具是语言。因此教育和教学活动的有效性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的语言。古今中外的教育家也认为,语言的好坏是判断一个教师是否合格的标准之一。的确,形象的语言,能将“死”知识变为学生易于理解的活知识;具有情感的语言,能感染学生、陶冶学生的情操;生动的语言,能吸引住学生,振作学生的精神,激起求知欲望。因此,我在多年的教学生涯中,非常注意语言的使用,注意发挥语言的功能。 一、赋知识以形象,激发兴趣 知识是死的,有些是抽象的。这对于抽象思维能力较弱的小学生来说,记忆与学习要相对困难些、费时些。为了使学生能较快地学习知识,我在教学中,注意对教材进行再创造,给所教的知识赋于形象,这样,学生就学得较快些。 识学教学较之词句段篇的教学,从某种意义上说,还要难一些。因为汉字数量多,需一个一个地认读。同时汉字中还有不少多音多义字、多音形近字。况且一个一个的汉字也不能单独表达情节、意境,显得格外枯燥。这就给识字增加了不少困难。而识字又是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因此教师要想方设法帮助学生识字。 我在教汉字时,尤其是那些学生易错的汉字,就以形象的语言进行教学。如“鸟”字,学生极易丢掉一点,我就以小鸟的眼珠比喻,告诉学生“小鸟不能没有眼珠”。这样学生每逢写到这个字,就想起了这句话,就不会再丢掉一点了。“落”字是上下结构,许多学生常把这个字写成左右结构。教的时候,我告诉学生:“三点水一定要钻到草字头的下边。”这样赋三点水以生命、以动作,使学生脑海里似乎出现俏皮的三点水在“钻”的表象。不仅使学生学得兴致盎然,而且也加深了印象。教后检查,这个字没有一个学生写成左右结构的。“桑”字,结构较复杂,据我以往的经验,学生最不易写匀称。后来,当学生把上边的“又”字与左下角的“又”字照直时,我告诉学生:“这样重心偏了。成了翘翘板,右边的‘又’字会给荡起来的,多危险啊!”当学生把木字底写得特别小时,我说:“上边大,下边小,木字被压得叫起来了。”当木字的一竖上边伸到第一个又字的交叉处时,我说:“一竖把下边两个‘又’字隔开了,它破坏了两个‘又’字的团结。”这样采用拟人的手法,以生动形象的解说,不仅使学生乐意听,而且使知识形象跃入了学生的头脑。 一二年级的课文内容浅近短小,但里边还是有些比较难懂的词。对于这些词,我备课时也是认真思考,争取找出接近儿童生活的例子或形象去进行解释。二册《杨家岭的早晨》一课,第二段课文是:毛主席一手扶着水桶,一手拿着瓢。瓢里的水缓缓地流到小苗上。对于其中的“缓缓”一词,告诉学生说是“慢慢”,他们能理解,但是比较深层的意思学生恐怕不太明白。因此我就用形象的比喻教学生明白。 我设计了这样的问题:“如果妈妈喂自己的孩子吃饭。会不会大勺大勺地灌?”“为什么不大勺大勺地灌?”“这里毛主席给小苗浇的水是缓缓地流到小苗上,为什么是缓缓地流?”当学生认识到这是毛主席爱护小苗时,我让他们想象毛主席浇水的情景。一个学生说:“毛主席拿着瓢,小心地往小苗上浇水,那瓢只稍微歪了一点,瓢里的水流出来,很细很细。毛主席生怕水把苗淹死,把叶子弄断,生怕地上的泥水溅到小苗上,喝过水的小苗很高兴,站得直直的。”用母亲爱孩子来比喻解释“缓缓”一词,不仅学生能听得懂,而且理解得透,同时也使境界上了一阶。这样为后来讲“小八路觉得自己倍受毛主席爱护”的内容奠定了基础。 二、语言生动,有情有景 宋代教育家朱熹曾引用程颐的话说:“教人未见意趣,必不乐学。”的确,如果教师的话缺乏表现力、感染力,那么学生必然觉得无味而怠学。反之,如果教师在教学中能充满激情,寓理于情,寓知识于生动的语言之中,那么学生必定热情高涨。因此,我也很注意使自己的语言生动有情。 课文《在医院里》反映了师生之间的亲密关系和深厚感情。讲到这一课,我着重挖掘“人情美”这个美育因素去教育学生。讲到最后总结时,我充满激情地说:“同学们,你知道你为什么从心里喜欢敬佩这些老师和学生吗?这就是美好的感情感染了大家。老师爱学生、学生爱老师,这就是美好的感情。这美好的感情能使老师向学生抛洒出自己的全部心血及所有的爱,能使学生更加尊敬老师,更加努力学习。美好的感情温暖的春风,吹入人的心底,使人学得热烘烘的。如果人人都有一分爱人之心,那么我们国家将会变得非常美好。师生之间、同志之间、上下级之间、婆媳之间、邻里之间就不会再有解决不了矛盾。如果同学们都树起爱人之心,也不会有争吵打骂和不团结了。学过这一课我们找到了解决矛盾的办法。这就是都树起爱人之心,向别人奉献出自己的爱,来培养美好的感情。同学们,让我们向人们、向社会奉献出自己的一份爱吧!愿我们人与人之间建立起美好的感情吧!”我记得说完这段话,孩子们一个个精神十足,跃跃欲势,眼里闪着异样的光。大有“现在就去建立美好的感情”之势。学生受到了深刻的教育、极大的鼓舞。 我不仅在传授知识时注意语言的生动性,而且在组织课堂教学、评价学生答案等的时侯,也注意使自己的语言形象、生动。我运用比喻、排比、对偶、拟人、夸张等多种修辞手法,使语言产生感染力。一次男女生分组朗读课文。孩子们读得很好,使我很受感动。我评论说“男生读得声音宏亮、整齐、奔放;女生读得声音甜美、圆润、绵密。男生读得好,使人想起战场上指挥千军万马的大将;女生读得好,使人想起舞台上袅袅婷婷的小姐;男生读得如大海里的波涛,汹涌澎湃;女生读……”待我把话说完,学生们说:“知道了,你别说:男生读得如大海的波涛,汹涌澎湃;女生读得如山间的小溪,淙淙地流淌。”原来他们想起了我教《泉水小溪》一课时,描述海洋与小溪的句子。孩子们的情绪被鼓舞起来了,练了一遍又一遍。 从上边的例子可以看出,不仅学生们兴趣浓,而且思路被打开,灵感被触发。以往学过的知识活了起来,融汇入新知识之中。他们也通过这段话学会了许多知识:意会了阳刚与阴柔这非他们的年龄所掌握的知识,以及对比、排比与对偶这几种修辞手法。 以上是我在课堂上运用语言工具的一些做法。实践使我体会到,教师的语言对于教学工作是极其重要。它决定教学效果、教学效率,也直接景响着学生的语言。所以做为一名教师,尤其是语文教师,一定要练好语言的基本功。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