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享受学习的快乐 体验生命的美丽 |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网络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5/8/5 0:31:16 文章录入:蓝星 责任编辑:蓝星 |
|
享受学习的快乐 体验生命的美丽 ――――新课程背景下的课堂掠影 螺城中心小学 黄明珍 给点阳光就灿烂,有点雨露就茁壮。对于儿童的成长,课程改革就是那雨露,就是那阳光。在阳光雨露的滋润下,童真显示出从未有过的魅力。把课堂还给学生,老师多了一份悠闲,学生多了一份满足;把课堂还给学生,学生常常有“顿悟”,老师不时有“惊喜”。螺城中心小学的课堂,时常让我感受到新课程带来的春的气息:“鲜活而又清新”。 [案例一]在云朵上打瞌睡的太阳 这是一堂题为《太阳》的艺术课。年轻的音乐教师浑身洋溢着青春的活力,一上讲台便吸引了孩子们的目光,精神顷刻为之一振。在亲切、自然的情境中,教师和孩子们一起有节奏地念儿歌、听歌带、唱歌曲,直至三五成群,载歌载舞。孩子们全然忘记了这是在课堂里,全然忘记了周围听课的老师,自由自在,甚至有点小小的“放肆”。“在小朋友的心里太阳是什么样的?你能用自己的笔把它画出来吗?”随着教师话语一转,孩子们立刻在纸上涂抹起来。不多时,一幅幅色彩斑斓的图画粘贴在黑板了,煞是好看。“哪个小朋友愿意向大伙儿说说你画的太阳在干什么?”“我画的太阳正在过生日,好多小动物都来祝贺它。”“我画的太阳在跟小朋友一起玩耍。”“我画的太阳在尽情地唱歌。”……“我画的太阳在云朵上打瞌睡。”可不是,上面的太阳还在打呼噜呢! [感悟]且不说音乐与美术的融合是那么的自然和谐,也不去评论艺术教育如何奠定儿童的精神根底,我们感触最深的恐怕是这么一句话:儿童是天生的诗人、是天生的画家、是天生的音乐家…… 儿童是天生的创造者!每个儿童身上, 都潜藏着创造的天赋,或文学的、或艺术的、或科学的……教育的全部艺术在于激励和唤醒, 在于让儿童发现自己能成为什么样的人, 而不是使他们成为什么样的人。教育就是解放, 解放儿童的身心,让他们自由地学习、快乐地学习。快乐, 只有在学习过程中获得成长的快乐, 才能唤起儿童对学习的那种缘自心底的热爱, 并成为他们终身学习的不竭的动力。也只有快乐, 才能催发儿童对学习的激情, 催生出生命的智慧和创造。学习需要刻苦, 但绝不需要痛苦。对于一年级的孩子来说,快乐地学习,应该比刻苦地学习更为需要。毕竟, 学习对于他们才刚刚开始。让学习成为一件快乐的事,允许太阳在云朵上打个瞌睡吧,不可苛求“太阳们”每天都睁大了疲乏的眼睛。新课程, 除却了浮躁和急功近利, 充盈着的将是宽容与人文关爱。 [案例二]救一只受了伤的蝴蝶 这是一节《综合实践》课,课前的预备铃响了,我正准备走进教室,突然从身后传来了一阵叫声,“老师,老师,这可怎么办哪?”几个学生气喘吁吁地跑到我面前,领头的小男生向我伸出了他捧着的双手——手上赫然趴着一只花蝴蝶。“它受伤了。”其它学生七嘴八舌地告诉我,受伤的蝴蝶是在操场的小树苗下发现的。我顿时感到为难,该怎么处置这只垂危的蝴蝶呢?“老师,我们救救它吧。”学生的一句话让我脑中灵光一闪:何不让学生经过讨论后再做决定,对,就这么办!此时,上课的铃声骤然响起,我毫不犹豫地对学生说:“走,回班级解决。” “今天,我们不上新课,所有同学都来解决一个实际问题。”成功地调动起学生的好奇心后,我将蝴蝶小心地放在书上,举高,让全班同学都能看到。“现在,我们来讨论一下该怎么处置这只受了伤的蝴蝶呢?”同学们你一言我一语地讨论起来。过了一会儿,我让他们说说结果,一个男孩子站起来说:“老师,我觉得我们不必去管它,把它扔掉不就得了……”一石激起千层浪,没等他把话说完,就引起大部分同学的反对。有人说:“扔掉它还不如把它制成标本。”这个提议倒是得到不少人的赞同。谁知,一个女同学站起来反对:“你们也太狠心了,它又没有死,怎么忍心把它制成标本呢?而且,平常老师不是教过我们要热爱大自然,保护大自然的任何一样有生命的物体吗?”说完,美丽的眼睛里闪着一抹泪光。我的心被狠狠地揪了一下,同时,发现刚才赞同的同学一个个都羞愧地低下了头。又一个男孩子站起来说:“干脆,我们把它送到兽医那儿,治好它后再放了它。”“可是,我从没有听说过兽医也会治蝴蝶的病呀。”“那我们是不是该去找生物学家帮忙呢?”顿时,教室里像炸开了锅,大家一门心思想办法,只为了救一只受了伤的蝴蝶。 [感悟]听完了课,有人小声嘀咕:“这哪象上课?乱糟糟的。”我们却为这样的“乱”而鼓掌!没有了讲台的课堂,真正成了孩子们学习的“学堂”:生活的乐园、学习的天堂!在这样的课堂里,每个孩子都找到了自己的位子,都显露出自己的个性来。这样的课堂,才可能充满孩子气息,折射出孩子们解决问题的策略的多样化。无论哪一种方式,都能最真切地表达出孩子们自己的理解、自己的心声。让孩子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解读这个世界和擅长吧,因为只有不一样,世界才精彩。要鼓励孩子成为那片属于自己的树叶,而不要让所有的孩子都成为那片最美的树叶。这样的课,“乱”的好!它搅乱的是我们封闭多年的“中规中矩”的教育方式,搅乱的是我们长期固守的“师道尊严”的传统思想。新课程、新课堂,带给我们的冲击还远远不止这些,因为这是一股涌动着的春潮。 我微笑地看着这一群可受的孩子,此时此刻,我的心被一股暖流紧紧地包围着。俗话说得好:“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这一群天真、活泼的孩子,在我们教师“春风化丝雨,润物细无声”般点点滴滴的潜移默化地影响下,长大定能成为绚丽夺目的鲜花,为美丽的大自然更增添一道靓丽的风景。 虽然我们最后还是决定把蝴蝶送到学校的小花园里,放在花丛上,但是,我相信任何一个同学包括我自己,都深深地体验到生命的美丽! 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的那样,“让学生带着一种高涨的、激动的情绪去学习……”,这样的课堂,孩子才学得快乐、学得投入、学得自信,才体验到生命的美丽;这样的课堂,才是开放而富有创新活力的。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