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轴对称和轴对称图形 | ||||||||||||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网络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5/8/2 23:07:52 文章录入:蓝星 责任编辑:蓝星 | ||||||||||||
|
||||||||||||
1、知识目标: (1)使学生理解轴对称的概念; (2)了解轴对称的性质及其应用; (3)知道轴对称图形与轴对称的区别. 2、能力目标: (1)通过轴对称和轴对称图形的学习,提高学生的观察辨析图形的能力和画图能力; (2)通过实际问题的练习,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情感目标: (1)通过自主学习的发展体验获取数学知识的感受; (2)通过轴对称图形的学习,体现数学中的美,感受数学中的美. 教学重点:轴对称和轴对称图形的概念,轴对称的性质及判定 教学难点:区分轴对称和轴对称图形的概念 教学用具:直尺,微机 教学方法:观察实验 教学过程: 1、概念:(阅读教材,回答问题) (1)对称轴 (2)轴对称 (3)轴对称图形 学生动手实验,说明上述概念.最后总结轴对称及轴对称图形这两个概念的区别: 轴对称涉及两个图形,是两个图形的位置关系.轴对称图形只是针对一个图形而言. 轴对称和轴对称图形都有对称轴,如果把轴对称的两个图形看成一个整体,那么它就是一个轴对称图形;如果把轴对称图形沿对称轴分成两部分,那么这两个图形就关于这条直线对称. 2、定理的获得 (投影):观察轴对称的两个图形是否为全等形 定理1:关于某条直线对称的两个图形是全等形
由此得出: 定理2:如果两个图形关于某直线对称,那么对称轴是对应点连线的垂直平分线. 启发学生,写出此定理的逆命题,并判断是否为真命题?由此得到: 逆定理:如果两个图形的对应点连线被同一条直线垂直平分,那么这两个图形关于这条直线对称. 学生继续观察得到 定理3:两个图形关于某直线对称,如果它们的对应线段或延长线相交,那么交点在对称轴上. 说明:上述定理2可以看成是轴对称图形的性质定理,逆定理则是判定定理. 上述问题的获得,都是由定理1引发、变换、延伸得到的.教师应充分抓住这次机会,培养学生变式问题的研究. 2、常见的轴对称图形
3、应用 例1 如图,已知:△ABC,直线MN,求作△A1B1C1,使△A1B1C1与△ABC关于MN对称. 分析:按照轴对称的概念,只要分别过A、B、C向直线MN作垂线,并将垂线段延长一倍即可得到点A、B、C关于直线MN的对称点,连结所得到的这三 作法:(1)作AD⊥MN于D,延长AD至A1使A1D=AD, 得点A的对称点A1 (2)同法作点B、C关于MN的对称点B1、、C1 (3)顺次连结A1、B1、C1 ∴△A1B1C1即为所求 此文章共有2页 第 1 2 页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