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有理数的除法 |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网络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5/8/2 22:23:30 文章录入:蓝星 责任编辑:蓝星 |
|
有理数的除法 一、素质教育目标 (一)知识教学点 1.了解有理数除法的定义. 2.理解倒数的意义. 3.掌握有理数除法法则,会进行有理数的除法运算. (二)能力训练点 1.通过有理数除法法则的导出及运算,让学生体会转化思想. 2.培养学生运用数学思想指导思维活动的能力. (三)德育渗透点 通过学习有理数除法运算、感知数学知识具有普遍联系性、相互转化性. (四)美育渗透点 把小学算术里的乘法法则推广到有理数范围内,体现了知识体系的完整美. 二、学法引导 1.教学方法:遵循启发式教学原则,注意创设问题情境,精心构思启发导语并及时点拨,使学生主动发展思维和能力. 2.学生学法:通过练习探索新知→归纳除法法则→巩固练习 三、重点、难点、疑点及解决办法 1.重点:除法法则的灵活运用和倒数的概念. 2.难点:有理数除法确定商的符号后,怎样根据不同的情况来取适当的方法求商的绝对值. 3.疑点:对零不能作除数与零没有倒数的理解. 四、课时安排 1课时 五、教具学具准备 投影仪、自制胶片、彩粉笔. 六、师生互动活动设计 教师出示探索性练习,学生讨论归纳除法法则,教师出示巩固性练习,学生以多种形式完成. 七、教学步骤 (一)创设情境,复习导入 师:以上我们学习了有理数的乘法,这节我们应该学习有理数的除法,板书课题. 【教法说明】有理数的除法同小学算术中除法一样—除以一个数等于乘以这个数的倒数,所以必须以学好求一个有理数的倒数为基础学习有理数的除法. (二)探索新知,讲授新课 1.倒数. (出示投影1) 4×( )=1; 学生活动:口答以上题目. 【教法说明】在有理数乘法的基础上,学生很容易地做出这几个题目,在题目的选择上,注意了数的全面性,即有正数、0、负数,又有整数、分数,在数的变化中,让学生回忆、体会出求各种数的倒数的方法. 师问:两个数乘积是1,这两个数有什么关系? 学生活动:乘积是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板书) 师问:0有倒数吗?为什么? 学生活动:通过题目0×( )=1得出0乘以任何数都不得1,0没有倒数. 师:引入负数后,乘积是1的两个负数也互为倒数,如-4与 提出问题:根据以上题目,怎样求整数、分数、小数的倒数? 【教法说明】教师注意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参与思考,循序渐进地引出,对于有理数 (出示投影2) 求下列各数的倒数: (1) 学生活动:通过思考口答这6小题,讨论后得出,求整数的倒数是用1除以它,求分数的倒数是分子分母颠倒位置;求小数的倒数必须先化成分数再求. 2.有理数的除法 计算:8÷(-4). 计算:8×( ∴8÷(-4)=8×( 再尝试:-16÷(-2)=? -16×( 师:根据以上题目,你能说出怎样计算有理数的除法吗?能用含字母的式子表示吗? 学生活动:同桌互相讨论.(一个学生回答) 师强调后板书: [板书] 【教法说明】通过学生亲自演算和教师的引导,对有理数除法法则及字母表示有了非常清楚的认识,教师放手让学生总结法则,尤其是字母表示,训练学生的归纳及口头表达能力. (三)尝试反馈,巩固练习 师在黑板上出示例题. 计算(1)(-36)÷9, (2)( 学生尝试做此题目. (出示投影3) 1.计算: (1)(-18)÷6; (2)(-63)÷(-7); (3)(-36)÷6; (4)1÷(-9); (5)0÷(-8); (6)16÷(-3). 2.计算: (1)( (3)( 学生活动:1题让学生抢答,教师用复合胶片显示结果.2题在练习本上演示,两个同学板演(教师订正). 【教法说明】此组练习中两个题目都是对 提出问题:(1)两数相除,商的符号怎样确定,商的绝对值呢?(2)0不能做除数,0做被除数时商是多少? 学生活动:分组讨论,1—2个同学回答. [板书] 2.两数相除,同号得正,异号得负,并把绝对值相除. 0除以任何不等于0的数,都得0. 【教法说明】通过上组练习的结果,不难看出有理数的除法与有理数乘法有类似的法则,这个法则的得出为计算有理数除法又添了一种方法,这时教师要及时指出,在做有理数除法的题目时,要根据具体情况,灵活运用这两种方法. (四)变式训练,培养能力 回顾例1 计算:(1)(-36)÷9; (2)( 提出问题:每个题目你想采用哪种法则计算更简单? 学生活动:(1)题采用两数相除,异号得负并把绝对值相除的方法较简单. (2)题仍用除以一个数等于乘以这个数的倒数较简单. 提出问题:-36:9=?; 学生活动:口答出答案. (出示投影4) 例2 化简下列分数 (1) (4) 例3 计算 (1)( (3)(-6)÷(-4)×( 学生活动:例2让学生口答,例3全体同学独立计算,三个学生板演. 【教法说明】例2是检查学生对有理数除法法则的灵活运用能力,并渗透了除法、分数、比可互相转化,并且通过这种转化,常常可能简化计算.例3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优化学生思维品质: 如在(1)( 根据方法①( 根据方法②( 让学生区分方法的差异,点明方法②非常简便,肯定当除法转化成乘法时,可以利用有理数乘法运算律简化运算.(2)(3)小题也是如此. (五)归纳小结 师:今天我们学习了有理数的除法及倒数的概念,回答问题: 1. 2. 3.若 若 若 学生活动:分组讨论,三个学生口答. 【教法说明】对这节课全部知识点的回顾不是教师单纯地总结,而是让学生在思考回答的过程中自己把整节内容进行了梳理,并且上升到了用字母表示的数学式子,逐步培养学生用数学语言表达数学规律的能力. 八、随堂练习 1.填空题 (1) (2)(-18)÷(-9)=_____________; (3) (4) (5)若 (6)若 (7)或 (8)当 (9)当 (10)若 2.计算 (1)-4.5÷( (2)(-12)÷〔(-3)+(-15)〕÷(+5). 九、布置作业 (一)必做题:1.仿照例1、例2自编2道题,同桌交换解答. 2.计算:(1)( (2)-6÷(-0.25)× 3.当 (二)选做题:1.填空:用“>”“<”“=”号填空 (1)如果 (2)如果 (3)如果 (4)如果 2.判断:正确的打“√”错的打“×” (1) (2) 3.(1)倒数等于它本身的数是______________. (2)互为相反数的数(0除外)商是________________. 【教法说明】必做题为本节的重点内容,首先在这节课学习的基础上让同学仿照例题编题,学生也有这方面的能力,极大调动了学生积极性,提高了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 选作题是对这节课重点内容的进一步理解和运用,为学有余力的学生提供了展示自己的机会. 十、板书设计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