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函数的应用举例 |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网络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5/8/2 22:07:18 文章录入:蓝星 责任编辑:蓝星 |
|
教学目标 1. 能够运用函数的性质,指数函数,对数函数的性质解决某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材分析 教法建议
教学设计示例 函数初步应用 教学目标 1.能够运用常见函数的性质及平面几何有关知识解决某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2.通过对实际问题的 研究,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通过把实际问题向数学问题的转化,渗透数学建模的思想,提高学生用数学的意识,及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是应用问题的阅读分析和解决. 难点是根据实际问题建立相应的数学模型 教学方法 师生互动式 教学用具 投影仪 教学过程 一. 提出问题
问题一:如图,△ (作为应用问题由于学生是初次研究,所以可先选择以数学知识为背景的应用题,让学生研究) 首先由学生自己阅读题目,教师可利用计算机让直线运动起来,观察三角形的变化,由学生提出研究方法.由学生说出由于图形的不同计算方法也不同,应分类讨论.分界点应在 当 当 .(板书) (计算第二段时,可以再画一个相应的图形,如图) 综上,有 此时可以问学生这是什么函数?定义域应怎样计算?让学生明确是分段函数的前提条件下,求出定义域为 问题解决后可由教师简单小结一下研究过程中的主要步骤(1)阅读理解;(2)建立目标函数;(3)按要求解决数学问题. 下面我们一起看第二个问题 问题二:某工厂制定了从1999年底开始到2005年底期间的生产总值持续增长的两个三年计划,预计生产总值年平均增长率为 首先让学生搞清增长率的含义是两个三年总产值之间的关系问题,所以问题转化为已知年增长率为 设1999年总产值为 2000年 2001年 2002年 第二步再让学生分别算出第一个三年总产值 = = 第三步计算增长率 计算后教师可以让学生总结一下关于增长率问题的研究应注意的问题.最后教师再指出关于增长率的问题经常构建的数学模型为 总结后再提出最后一个问题 问题三:一商场批发某种商品的进价为每个80元,零售价为每个100元,为了促进销售,拟采用买一个这种商品赠送一个小礼品的办法,试验表明,礼品价格为1元时,销售量可增加10%,且在一定范围内礼品价格每增加1元销售量就可增加10%.设未赠送礼品时的销售量为 (1)写出礼品价值为 (2)请你设计礼品价值,以使商场获得最大利润. (为节省时间,应用题都可以用投影仪打出) 题目出来后要求学生认真读题,找出关键量.再引导学生找出与利润相关的量.包括销售量,每件的利润及礼品价值等.让学生思考后,列出销售量的式子.再找学生说出每件商品的利润的表达式,完成第一问的列式计算. 解: 完成第一问后让学生观察解析式的特点,提出如何求这个函数的最大值(此出最值问题是学生比较陌生的,方法也是学生不熟悉的)所以学生遇到思维障碍,教师可适当提示,如可以先具体计算几个值看一看能否发现规律,若看不出规律,能否把具体计算改进一下,再计算中能体现它是最大?也就是让学生意识到应用最大值的概念来解决问题.最终将问题概括为两个不等式的求解即 (2)若使利润最大应满足
由于这是实际应用问题,在答案的选择上应考虑价值为9元的礼品赠送,可获的最大利润. 三.小结 通过以上三个应用问题的研究,要学生了解解决应用问题的具体步骤及相应的注意事项. 四.作业 略 五.板书设计 2.9 函数初步应用 问题一: 解: 问题二 分析 问题三 分析 小结: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