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物理教案互成角度的二力的合成 |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网络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5/7/30 2:05:44 文章录入:蓝星 责任编辑:蓝星 |
|
知识目标 能力目标 2.培养灵活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目标 通过互成角度的两个力的合成的图示,培养学生欣赏线条美的能力.
教学建议 教材分析
关于合力大小随二力夹角而改变,最好演示一下.同时举出实例来说明,可以仍用两人拉车的例子来说明. 用平行四边形法求合力的方法,可向学生作简单介绍.这有助于学生认识这种情况下合力的大小和方向.
教学设计示例 教具、学具准备 二力合成演示器、投影仪、交互式动画 教学设计示例 (一)新课引入 上一节我们学过了同一条直线上两个力的合成.但是物体受到的力大多不在同一直线上,而是互成角度的.例如,两个人在打夯时,他们用来提夯的力是互成角度的.那么,两个互成角度的力又该如何合成求它们的合力呢? (二)新课教学 1.演示实验 参照课本中的演示实验中的第一步,请两位同学分别用弹簧秤向不同方向把橡皮绳拉长到某一长度,记录两个力F1和F2的大小和方向. (学生操作,教师沿着拉力的方向做出力的图示) 再用一个弹簧秤代替刚才的两个弹簧秤拉橡皮绳,即用一个力F代替F1和F2两个力的共同作用,记录弹簧秤的读数和拉力的方向. (教师演示并画图) 2.分析实验 (1)力F1和F2的合力大约多大? (2)合力F和两个力F1和F2比较,合力F比F1和F2之和大还是小?比F1和F2之差呢? 教师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总结:F比F1和F2之和要小,比F1和F2之差要大. 3.互成角度的二力的合成方法 本知识点的教学可使用交互式动画辅助教学. 以F1和F2的力的图示为一组邻边做平行四边形,这个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就可以表示合力F的大小和方向. 改变两个力的夹角重做上面的实验,可以看出,用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来表示它们合力的方法是成立的. 用投影仪将交互式动画投影到屏幕上,找几名学生亲自拖动鼠标,改变两个力的夹角,观察它们的合力大小如何变化,合力与分力的夹角如何变化?
(三)总结 教师可适当向学生介绍一些有关力的合成的方法,例如三角形定则等. 探究活动 【课 题】 实验分析成角度的合力的范围 【组织形式】 学生活动小组 【活动流程】 【参考方案】 【备 注】 1.写出探究过程报告. 2.发现新问题.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