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有理数的乘方教案 |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网络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5/7/30 1:19:08 文章录入:蓝星 责任编辑:蓝星 |
|
一、素质教育目标 (一)知识教学点 1.理解有理数乘方的意义. 2.掌握有理数乘方的运算. (二)能力训练点 1.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比较、归纳、概括的能力. 2.渗透转化思想. (三)德育渗透点:培养学生勤思、认真和勇于探索的精神. (四)美育渗透点 把 二、学法引导 1.教学方法:引导探索法,尝试指导,充分体现学生主体地位. 2.学生学法: 三、重点、难点、疑点及解决办法 1.重点:有理数的乘方运算. 2.难点:有理数的乘方运算的符号法则. 3.疑点:①乘方和幂的区别. ② 四、课时安排 1课时 五、教具学具准备 投影仪、自制胶片. 六、师生互动活动设计 教师引导类比,学生讨论归纳乘方的概念,教师出示探索性练习,学生讨论归纳乘方的性质,教师出示巩固性练习,学生多种形式完成. 七、教学步骤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师:在小学我们已经学过: 生:可以记作 师: 生:可以记作 师: 生:可以记作 师:很好!把 【教法说明】教师给学生创设问题情境,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大大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同时,使学生认识到数学的发展是不断进行推广的, 师:在小学对底数 生:还可取负数和零.例如:0×0×0记 非常好!对于 【教法说明】对于 (二)探索新知,讲授新课 1.求
乘方的结果叫做幂,相同的因数叫做底数,相同的因数的个数叫做指数.一般地,在 注意:乘方是一种运算,幂是乘方运算的结果. 巩固练习(出示投影1) (1)在 (2)在 (3)在 (4)5,底数是___________,指数是_____________. 【教法说明】此组练习是巩固乘方的有关概念,及时反馈学生掌握情况.(2)、(3)小题的区别 师:到目前为止,对有理数业说,我们已经学过几种运算?分别是什么?其运算结果叫什么? 学生活动:同学们思考,前后桌同学互相讨论交流,然后举手回答. 生:到目前为止,已经学习过五种运算,它们是: 运算:加、减、乘、除、乘方; 运算结果:和、差、积、商、幂; 教师对学生的回答给予评价并鼓励. 【教法说明】注重学生在认知过程中的思维.主动参与,通过学生讨论、归纳得出的知识,比教师的单独讲解要记得牢,同时也培养学生归纳、总结的能力. 师:我们知道,乘方和加、减、乘、除一样,也是一种运算,如何进行乘方运算?请举例说明. 学生活动:学生积极思考,同桌相互讨论,并在练习本上举例. 【教法说明】通过学生积极动脑,主动参与,得出可以利用有理数的乘法运算来进行有理数乘方的运算.向学生渗透转化的思想. 2.练习:(出示投影2) 计算:1.(1)2, (2) 学生活动:学生独立完成解题过程,请三个学生板演,教师巡回指导,待学生完成后,师生共同评价对错,并予以鼓励. 师:请同学们观察、分析、比较这三组题中,每组题中底数、指数和幂之间有什么联系? 先让学生独立思考,教师边巡视边做适当提示.然后让学生讨论,老师加入某一小组. 生:正数的任何次幂都是正数;负数的奇次幂是负数,负数的偶次幂是正数,零的任何次幂都是零. 师:请同学们继续观察 学生活动:学生积极思考,同桌之间、前后桌之间互相讨论. 生: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的奇次幂仍互为相反数,偶次幂相等. 师:请同学思考一个问题,任何一个数的偶次幂是什么数? 生:任何一个数的偶次幂是非负数. 师:你能把上述结论用数学符号表示吗? 生:(1)当 (2)当 (3)当 (4) 【教法说明】教师把重点放在教学情境的设计上,通过学生自己探索,获取知识.教师要始终给学生创造发挥的机会,注重学生参与.学生通过特殊问题归纳出一般性的结论,既训练学生归纳总结的能力和口头表达的能力,又能使学生对法则记得牢,领会的深刻. 此文章共有2页 第 1 2 页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