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复数的有关概念教案 | ||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网络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5/7/30 1:10:32 文章录入:蓝星 责任编辑:蓝星 | ||
|
||
教学目标 (1)掌握复数的有关概念,如虚数、纯虚数、复数的实部与虚部、两复数相等、复平面、实轴、虚轴、共轭复数、共轭虚数的概念。
教学建议 (一)教材分析 1、知识结构 本节首先介绍了复数的有关概念,然后指出复数相等的充要条件,接着介绍了有关复数的几何表示,最后指出了有关共轭复数的概念. 2、重点、难点分析 (1)正确复数的实部与虚部 对于复数 说明:对于复数的定义,特别要抓住 (2)正确地对复数进行分类,弄清数集之间的关系 分类要求不重复、不遗漏,同一级分类标准要统一。根据上述原则,复数集的分类如下:
注意分清复数分类中的界限: ①设 ② ③ ④ (3)不能乱用复数相等的条件解题.用复数相等的条件要注意: ①化为复数的标准形式 ②实部、虚部中的字母为实数,即 (4)在讲复数集与复平面内所有点所成的集合一一对应时,要注意: ①任何一个复数 ②复数 ③当 由此可见,复平面(也叫高斯平面)与一般的坐标平面(也叫笛卡儿平面)的区别就是复平面的虚轴不包括原点,而一般坐标平面的原点是横、纵坐标轴的公共点. ④复数z=a+bi中的z,书写时小写,复平面内点Z(a,b)中的Z,书写时大写.要学生注意. (5)关于共轭复数的概念 设 教师可以提一下当 (6)复数能否比较大小 教材最后指出:“两个复数,如果不全是实数,就不能比较它们的大小”,要注意: ①根据两个复数相等地定义,可知在 ②命题中的“不能比较它们的大小”的确切含义是指:“不论怎样定义两个复数间的一个关系‘<’,都不能使这关系同时满足实数集中大小关系地四条性质”: (i)对于任意两个实数a, b来说,a<b, a=b, b<a这三种情形有且仅有一种成立; (ii)如果a<b,b<c,那么a<c; (iii)如果a<b,那么a+c<b+c; (iv)如果a<b,c>0,那么ac<bc.(不必向学生讲解) (二)教法建议 1.要注意知识的连续性:复数 2.注意数形结合的数形思想:由于复数集与复平面上的点的集合建立了一一对应关系,所以用“形”来解决“数”就成为可能,在本节要注意复数的几何意义的讲解,培养学生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 3.注意分层次的教学:教材中最后对于“两个复数,如果不全是实数就不能本节它们的大小”没有证明,如果有学生提出来了,在课堂上不要给全体学生证明,可以在课下给学有余力的学生进行解答.
复数的有关概念 教学目标 1.了解复数的实部,虚部; 2.掌握复数相等的意义; 3.了解并掌握共轭复数,及在复平面内表示复数. 教学重点 复数的概念,复数相等的充要条件. 教学难点 用复平面内的点表示复数M. 教学用具:直尺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提问: 1.复数的定义。 2.虚数单位。 二、讲授新课 1.复数的实部和虚部: 复数 2.复数相等 如果两个复数 即: 例如: 例1: 已知 解:根据复数相等的意义,得方程组: ∴ 例2:m是什么实数时,复数 (1) 是实数,(2)是虚数,(3)是纯虚数. 解: (1) ∵ ∴ (2) ∵ ∴ (3) ∵ z是纯虚数. ∴ 3.用复平面(高斯平面)内的点表示复数 复平面的定义 建立了直角坐标系表示复数的平面,叫做复平面. 复数
4.复数的几何意义: 复数集c和复平面所有的点的集合是一一对应的. 5.共轭复数 (1)当两个复数实部相等,虚部互为相反数时,这两个复数叫做互为共轭复数。(虚部不为零也叫做互为共轭复数) (2)复数z的共轭复数用 (3)实数a的共轭复数仍是a本身,纯虚数的共轭复数是它的相反数. (4)复平面内表示两个共轭复数的点z与 三、练习 四、小结: 1.在理解复数的有关概念时应注意: (1)明确什么是复数的实部与虚部; (2)弄清实数、虚数、纯虚数分别对实部与虚部的要求; (3)弄清复平面与复数的几何意义; (4)两个复数不全是实数就不能比较大小。 2.复数集与复平面上的点注意事项: (1)复数 (2)复平面内的点Z的坐标是(a,b),而不是(a,bi),也就是说,复平面内的纵坐标轴上的单位长度是1,而不是i。 (3)表示实数的点都在实轴上,表示纯虚数的点都在虚轴上。 (4)复数集C和复平面内所有的点组成的集合一一对应:
五、作业 六、板书设计: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