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因地制宜改进葫芦藓实验教学 |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网络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5/7/28 23:34:51 文章录入:蓝星 责任编辑:蓝星 |
|
葫芦藓是藓类代表植物。因受其形态特征、生活习性以及季节、环境的影响,其生活史中各个阶段典型标本很难采集完整,因此,一直是教学中的薄弱环节。我在近几年的教学实践中,参考其他教学成果,因地制宜,引导学生自己动手培养观察葫芦藓,以此代替普通的课堂教学,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改进后的实验教学分为三个环节:培养原丝体;培养配子体与孢子体;对比、观察、讨论、归纳。其中前两个环节是在我指导下由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自己动手提前完成,第三个环节作为课堂教学的主要内容,由学生对比观察讨论后,归纳总结,统一认识。 1.培养原丝体 1.2选土选取腐殖土适量,风干后去除杂物并压碎,用家用蒸笼蒸煮灭菌后分别装入几个花盆中,用凉开水浸透,使上呈潮湿状。 1.3接种将孢子悬浮喷洒在花盆土壤表面,盖上玻璃,放入室内向阳处培养观察,保持土壤经常处于潮湿状态,温度控制在20℃左右。一般情况下,一周内孢子萌发,两周内可见绿色的原丝体,并逐渐形成群体覆盖在土壤表面。不久,原丝体向下长出假根,向上分化出芽体。 1.4观察取少许带上原丝体置于清水中,淘洗干净,选取典型个体制成装片,对比观察,假根、原丝体清晰可见。 2.培养配子体与孢子体 3.对比、观察、讨论、归纳 学生通过亲自动手培养观察葫芦藓,不但获得了直观的、全面的、系统的知识,而且极大调动了学生的求知欲和积极性,同时也培养了学生自己动手实验的能力。一举三得,效果良好。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