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教师的宽容为课堂插上创新的翅膀 |
作者:一米阳光 文章来源:网络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5/7/28 23:18:38 文章录入:蓝星 责任编辑:蓝星 |
|
教师的宽容为课堂插上创新的翅膀
——《小蜻蜓》教学案例
思考问题
教师应如何处理学生在课堂上的“捣乱”现象
案例描述
在课堂教学中,强调一定的教学常规,是保证教学有序地进行,保证新课改课堂教学有效实施的前提之一。但是孩子天性好动、顽皮,有时甚至会捣乱或恶作剧,课堂上时不时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小插曲”,此时,教师的宽容就会显得格外重要。
《小蜻蜓》是小学一年级的歌曲。它诉说了小蜻蜓飞来飞去捕蚊忙的情景。歌曲节奏舒展,旋律流畅起伏,学生非常喜欢。通过前几个班的教学,我肯定这节课上,104班的同学也非常喜爱这首歌曲。果然,在初听完歌曲后,学生就表现出了极大的兴趣,就连课前比较担心的图谱表现音乐的环节也进行得非常顺利,学生的思路开阔,表现富有创意。最后,歌曲学会后,我和往常一样,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小伙伴,根据歌曲中的蜻蜓形象一起表演。随着轻轻的乐曲声响起,同学们三五成群地聚在一起表演了起来,大多数女孩子酷爱跳舞,纷纷展现出了或优美或活泼的舞姿;部分同学手拿书本,好似拿着麦克风在歌中陶醉;喜欢画画的同学在黑板上,画了一个百花盛开的大花园,小蜻蜓在丛中飞来飞去;喜欢打击乐的同学用乐器给歌曲伴奏;还有些可爱的小蜻蜓成排蹲在用凳子围成的“花丛”中伴唱。正当我为学生们的表现高兴,为自己平时的教学感到自豪时,“轰-轰轰”一道不和谐的声音传入了大家的耳膜,“怎么回事?”“老师,林斌来捣乱了!”有学生忿忿地喊道。(林斌是他们班最顽皮的学生,学习习惯较差,而且喜欢搞破坏,在我刚接任这个班级时,班主任就向我提醒过他,平时的音乐课我都特别留意他)我向发出声音的地方望去,只见林斌扭动着腰肢,张牙舞爪要往花丛中挤,我看了有些恼,很想制止他,而脑中的教育观提醒我,发火是不明智的,我再看他的动作挺像狗熊的形象,于是灵机一动,微笑着对他说:林斌你在表演狗熊吗?”他以为我要批评他,歪着脑袋低着头不吭声,眼睛却偷偷地往我瞧,同学们都静静地注视着我们,看我怎么做,我笑着对跳舞组的同学说:“蜻蜓们,原来你们请了狗熊来做客呀,你们还请了哪些小动物呢?”同学们一愣,似乎有些不相信,“还有小白兔,”有位大胆点的学生冒出一句。“讲得不错,小白兔的舞姿很美,肯定能为蜻蜓音乐会添彩的!”我马上鼓励道。“还有布谷鸟,他的歌声最美!”又有学生接道,“有天鹅,它会跳舞!”“小猴会演奏乐器。”……越来越多的孩子加入进来,学生的兴致上来了,他们依据往常的习惯,还操起乐器模拟小动物,再看林斌,他也不再乱叫嚷了,跳得也是有滋有味。望着兴致勃勃的学生们,我突然有个感触,这不是很好的第二次创作吗?该给它改个名儿,叫《动物音乐会》了。
反思与研究
上完这堂课,我感触颇大,我在教学设计时没有想到过整堂课会有这样的一个结尾。无疑,学生们创造出的《动物音乐会》是课堂学习的升华,是想象力、创造力、表现力的极好表现,我们新课程所追求的不就是这些吗?当然,这要归功于那位学狗熊的同学,还要归功于我对那位学生的宽容。设想,如果没有他给我的启示,我不会对学生提出那样的疑问;如果我没有对他的宽容,而是严厉地责备,他肯定会有逆反情绪,从此对音乐课失去兴趣。正是对他的行为给予“独出心裁”的肯定,并巧妙地加以应用,才有后面精彩的场面,才有《动物音乐会》的诞生。
由此可见,教师的态度对学生的创造性的发挥起着关键的作用。民主、平等的标志是尊重。尊重学生,就要学会宽容与接纳学生,允许学生犯错误。宽容即理解,是对学生人格自尊心的一种特殊尊重。成长中的学生难免会犯这样或那样的错误,但是只要不是原则性的错误老师完全可以宽容、谅解,用巧妙的方法加以化解,用鼓励的方式激励学生发现错误并自己改正错误。教师的宽容,象春风化雨润物细无声,气氛比起疾风骤雨更见效。她可以净化学生的心灵,创造出宽松和谐的课堂氛围,促使学生无拘无束,更好的发挥创造力。 有人这样透视教师的宽容,很值得思考:教师对学生的内心深入的宽容,为学生提供充分表达自己的机会和空间,才能有针对性地开启顿悟,进行有效的教育,并培养他们的判断是非的能力;教师对学生思维方式的宽容,可以激发学生的个性思想火花,培养创造精神;教师对学生特殊行为方式的宽容,是尊重个性发展特点,使学生在宽松自由的环境中展示自我,发展自我;教师对学生情感的宽容,是对学生人格的尊重。对教师而言,教师宽容地对待自己的学生,在非原则问题上以大局为重,得到退一步海阔天空的喜悦;教师宽容地对待自己的学生,意味着他的教育思想更加深刻,教育手段更加成熟;教师宽容地对待自己的学生时,就是科学地看待教育过程。正如陶行知先生说的:“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牛顿,你的讥笑里中爱迪生。”尊重学生还要学会欣赏学生,特别是对那些学习基础差、纪律松散的学生更要努力发现他们身上的闪光点,并把这闪光点放大,让每个学生都有展示自己才华的机会,让每个学生都在成就感中获得自信。当你面对“恨铁不成钢”的学生时,一定要冷静。如果我们把指责、批评、抱怨,换成启发、表扬、激励时,我想我们都将会看到另一种情景,一种让人喜悦的情景!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