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小学体育“三位一体”教学模式初探 |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网络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5/7/28 21:43:08 文章录入:蓝星 责任编辑:蓝星 |
|
传统的体育教学是以体育教师为中心,以竞技体育项目为主要教学内容,以技术传授为评分教学目标,形成了讲解、示范、演示、学生练习的程式化、成人化、训练化的教学模式,这种传统模式其实是视学生为接受知识的“容器”,忽视了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剥夺了学生自主学习的权利,扼制了学生个性的发展,特别是创新能力的培养。要培养 新世纪的人才,就要全面提高学生素质,促进小学生主动、活泼、健康地得到发展,确立培养学生从小学会主动参与、主动锻炼、主动发展的目标。在新形式下已产生了许多新的教学模式,如:三自教学模式、成功体育教学模式、自主学练教学模式、合作学练教学模式等等。根据新的体育教学理念,经过几年不断的努力和实验,“三位一体”的新教学模式正在逐渐成形。 一、概念界定 1、“三位一体”在建构主义的指导下,学生通过自学、探讨,以获得亲身体验,初步建立动作表象,产生学习动作的兴趣和疑惑;而后通过教师及时的点拨、引导,学生主动发现和解决问题,使所学知识不断完善。最后给学生一定的自由空间展示自己,发展自己的个性,体验更大的成功的乐趣了。它包括“自主学习,自我完善,自我发展”三个地相辅相成、紧密联系、相互促进的动态教学过程。 2、教学模式:依据教学思想和教学规律而形成的在教学过程中必须遵循的比较稳固的教学程序及其方法的策略体系,包括教学过程中诸要素的组合方式,教学程序及其相应的策略。 3、自主学习:指教师要有效地引导学生进入自主状态,引发兴趣,激发动机,指导他们制定适合自己的自主探究的目标,在自我反省、评价、矫正中不断挑战自我,不断解决问题。 4、自我完善:指在自主探究的基础上,建立了动作表象,经过教师及时准确地点拨,学生通过进一步努力学习,找到了解决问题的方法,使动作更加完善。 5、自我发展本文主要指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在完成教学任务后,给学生一定自由的空间,去展示自己,发展自己的个性。 二、新教学模式的理论基础 1、建构主义学习的理论 建构主义理论的核心是:以学生为中心,强调学生对知识的主动探索,主动发现和对所学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不但要求学生由外部刺激的被动接受者和灌输对象转变不加工的主体、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而且要求教师由知识的传授者、灌输者转变为学生主动建构意义的帮助者、促进者。 2、戴尔的“经验之塔”理论 “经验之塔”理论阐述了人获得知识的三大途径:直接参与、借用视听媒体、利用抽象符号。而直接参与是最具体、学习者最容易理解、便于记忆。因此,新模式主张学生不仅参与练习,而且要参与对意义的探索、发现、示范等过程。 3、罗杰斯的“非指导性教学思想” 他相信人具有自发学习的天然倾向,但取决于个人行为的知识;有在个人经验中通过自己的发现而化为已有的知识才是有意义的;教学的价值不是单纯的学习知识,主要是发展学生的创造力,形成独立自主的个性能适应世界变化;学习者具有自我实现的潜能,有自我认识,自我指导和自我评价的能力。 三、新模式的特点: 1、改变目前学生被动学习的方式,注意学生生理与心理均衡协调地发展,使学生学会学习,主动完善。 2、培养学生创造思维能力和勇于探索的精神,发展个性,塑造人格,全面提高学生素质。 四、新模式结构: (一)结构图表: 自主学习------自我完善------自我发展 (二)教学过程: 参考文献:《教学的原理、模式和活动》主编 吴立岗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