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 计 者 |
陈 学 锡 |
工作单位 |
二 坝 小 学 |
单元目标 |
1. 引导学生观察、操作,初步体验数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主动探究的精神。
2. 认识计数单位“一”和“十”,能够熟练地一个一个地和一十一十地数出数量在100以内的物体个数,懂得100以内的数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掌握100以内数的顺序,会比较100以内数的大小。
3. 了解和掌握个位 十位的数位概念。理解个位十位上的数所表示的意义,能够正确地、熟练地读、写100以内的数。
4. 能够熟练的口算整十数加一位数和相应的减法。 |
单元重点
|
100以内数的读法和写法。 |
单元难点 |
数100以内数,特别是数到几十九、下一个整十数应该数几十比较困难。 |
课时分配 |
八课时 |
课 题 |
100以内数的认识 |
第一课时 数数、数的组成 |
教学
目标 |
1. 认识计数单位“一”和“十”。能够熟练地一个一个地或一十一十地数出数量在100以内的物体个数。
2. 掌握100以内的数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
3. 培养学生观察、操作能力以及同学间的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
教学难点 |
掌握100以内的数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 |
教学方法 |
操作 演示 |
教具准备 |
小棒100根、橡皮筋10根、投影片 |
教 学 过 程 |
修改与调整 |
教学程序 |
教学内容 |
师生活动 |
|
复习 |
1. 填空:
1个十和2个一组成() 20是()个十组成 5个一和1个十组成() ()个十和()个一组成17
2. 示图 提问
(1) 画面上有几个小朋友?
(2) 他们在干什么?
(3) 他们都说了些什么? |
学生 |
教师 |
作用 |
巩固旧知联系新知 |
看投影片填空
观察思考回答 |
组织
判断
引导
判断 |
新授 |
1. 教学例1。
(1) 一根一根地数,十个一是多少?用橡皮筋扎成一捆。数出三捆。
(2) 如果加入7捆小棒现在一共是几捆?10捆是几根小棒呢?(板书)十个十是一百
2. 教学例2。
(1) 数小棒从三十五数到四十二
(2) 离开实物直接数数从八十八数到一百
(3) 练习:做一做
3. 教学例3。
出示3捆又5根小棒问是多少根? |
动手操作举手回答 |
讲解
诱导
摆实物
提问
判断 |
|
作
用 |
加深理解
突破难点 |
巩固练习 |
1. 第33页 “做一做”
2. 先数小棒再填空
(1)()个一是一十,十里面有()个一。
(2)()个十是一百,一百里面有()个十。
(3)6个十和3个一组成()。
(4)9个十和5个一组成()。
|
操作
填空
回答 |
巡视
个别指导 |
|
作
用 |
巩固所学知识 |
作业设计 |
1.二十九、()、三十一 ()、九十九、() 五十五、()、五十七
六十、()、六十二 十一、()、十三 八十九、()、九十一
3. 填空
八十九 五十三
---------个十和-------个一 -------个十和------个一
十五 三十八
------个十和------个一 ------个十和-------个一 |
板书设计 |
数数、数的组成
十个一是一十 一个一个地数
十个十是一百 一十一十地数
(练习题 略) |
教后感 |
|
第二课时 |
读数 |
教学目标 |
1. 让学生初步理解个位、十位上的数所表示的意义,激发学生主动探究的欲望。
2. 能正确的读出100以内的各数。 |
教学重点 |
能正确的读出100以内的各数。 |
教学难点 |
初步理解个位、十位上的数所表示的意义。 |
教具准备 |
计数器1个、小棒100根、投影片。 |
教学方法 |
演示 操作 |
教学过程 |
修改与调整 |
教学程序 |
教学内容 |
师生活动 |
|
复习 |
1. 数数
2. 填空
(1)()个一是一十,十里面有()个一
(2)6个十和2个一组成()
(3)75里面有()个十和(0个一 |
教师 |
学生 |
作用 |
巩固旧知开拓新知 |
提问
示题 |
回答
板演 |
新授
|
1、教学例4 (1)出示计数器 计数器从右边起第一位叫什么位?第二位叫什么位? (2)出示1捆小棒问 这里有几根小捧?有几个十?这1个十根小棒在计数器上怎么表示呢? 1个十在计数器上怎么表示? 说明:十位上的1颗珠子就表示一个十,读作:十 拿20根小棒30根小棒40根小棒,分别在计数器上拨珠表示并读出来。 (3)学生拿出2捆小棒和上根小棒问:这里有几个十根和几个一根,计数器上怎么表示呢? 说明:计数器的十位上2颗珠子表示2个十,个位1颗珠子表示1个一,合起来是21,读作二十一。 看书3页例4的图和数,引导学生比较上下两图使学生明白,上图个位上没有珠子就是0,十位上几颗珠子就读几十,下图十位上个位上都有珠子,要先读十位上的几十,再读个位上的几个。 2、做课本上4页做一做第一题
|
讲解
示题
提问 |
动手
操作
积极
思考 |
作用 |
正确的认数、读数 |
巩固练习 |
完成练习一的第5-7题
|
练习 |
品评 |
作用 |
巩固所学知识 |
板书设计: |
第二课:读数 十 个 说明:十位上的数表示几个十,个位上的数表示几 |
教后感:
|
|
第三课时
|
写数 |
教学 目标:
|
知 识:使学生进上步理解和掌握数位的意义。 能 力:能正确地写出100以内的各数。
|
教学重难点: |
能正确地写出100以内的各数
|
教学方法 |
讲解法
|
教 具: |
小黑板、数位卡片、计数器、投影机、多媒体
|
教学过程 |
修改与调整 |
教学程序 |
教学内容 |
师生活动 |
|
复习 |
1、一个一个的数从75数到100 2、一十一十的数从10数到100 3、看卡片读数:36、63、80、40、24、42
|
教师提问学生回答 |
|
作用 |
巩固旧知
牵引新知 |
新授
|
1、教学例5 (1)出示计数器 在计数器十位上拨3颗珠子,在个位上拨4颗珠子,问:这个数读作多少?十位上3颗珠子表示什么?个位上4颗珠子表示多少?要把这个数写出来怎样写呢?我们今天就来学100以内数的写法。写数的时候要先写十位,再写个位,十位上有3个十,就写3,个位上有4个一,就写4,这个数写作34。 (2)练写42、57 (3)在计数器的十位上拨6颗珠子,问:这个数读作多少?这个数十位上写几?个位上写几?这个数的个位不写0行吗?为什么?强调0起占位作用。看书3页例5。 2、教学例6 在计数器百位上挂10捆小棒,这里有几捆小棒?一共有多少根?怎样在计数器上表示一百呢?百位上一颗珠子表示1个百,读作一百。一百怎么写?100 3、小结后指导看书4
|
教师点拨、讲解、诱导
学生思考、操作 |
|
作用 |
接受和书写数字 |
巩固练习 |
练习一、8-14题
|
做习题 |
|
作用 |
熟悉所学内容 |
作业设计 |
一、写出下列各数:
七十三() 九十() 十六() 五十七() 一百() 十八()
二、连续写数:
从二十八写到三十七
28---------------
从六十五写到七十六
65-------------- |
板书设计: |
第三课时:写数 百 十 个 位 位 位 1 0 0
|
教后感: |
|
第四课时 |
数的顺序、比较大小 |
教学 目标:
|
知 识:通过教学使学生掌握100以内数的顺序 能 力:会比较100以内数的大小
|
教学重难点: |
会比较100以内数的大小 |
教学方法 |
讲解法
|
教具准备 |
小黑板、投影机 |
教学过程 |
修改与调整 |
教学程序 |
教学内容 |
师生活动 |
|
复习 |
1、读出下列各数 46、64、38、58、80、100 2、写数 八十五、七十九、六十、二十、九十七、一百
|
教师示题
学生练习 |
|
作用 |
巩固所学知识 |
新授 |
1、教学例7 (1)看书7页,100以内数目表填、填写 (2)回答例7、3个问题 2、例2 (1)出示羽毛球图 左边有多少个羽毛球?右边有多少个羽毛球? 左右两边的羽毛球哪边的多?25和23两个数相比较哪个数大? (2)出示计数器图 先观察:左边的计数器表示多少?右边的计数器表示多少?38( )45 38和45两个数相比较,哪个数大,哪个数小应该怎样表示? 3、做课本8页做一做
|
教师讲解释疑,示图,操作。
学生思考,解答。 |
|
作用 |
开拓学生思维
接受新知识 |
|
|
巩固练习 |
1-5题
|
思考,填写内容 |
|
作用 |
巩固 |
作业设计 |
1. 在〇里填上“〉”“〈”或者“=”
31〇14 75〇68+7 63-3〇45 70〇69 54〇45
2. 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把下列各数排列起来。
19 23 20 75 82 39
—————————————— |
板书设计: |
第四课:数的顺序、比较大小
|
教后感: |
|
第五课时 |
练习课 |
练习目标 |
1. 巩固所学内容,强化练习。
2. 强化知识联系实际,让学生学会在生活中应用数学知识。 |
练习用具 |
小黑板、投影片、小木棒 |
练习方法 |
操作、实习作业、讨论法。 |
练习过程 |
谈话导入 |
从生活中的数导入 |
进入练习 |
题组一
摆小棒说出数 |
讨论 |
怎样用数字表示物体 |
题组二
填空
个位上的1表示1个(),十位上的1表示1个(),百位上的1表示1个()。
读数和写数 都从()起。
86里面有8个()和6个()。
5个十和2个一组成的数是()。 |
数的概念 |
题组三
1.比大小
47〇37 88〇90 35〇36 61〇59
78〇87 67〇65 75〇15 99〇100
3. 比36大比41小的数有-------------------
4. 写出三个十位是5的两位数--------、--------、--------。 |
1. 数的顺序。
2. 数的大小。 |
总结: |
|
作业: |
40页第九题
做一做 |
第六课时 |
整十数加一位数和相应的减法
|
教学 目标: |
知 识:使学生能够运用数的组成。 能 力:比较熟练的口算整十数加一位数和相应的减法。
|
教学重难点: |
比较熟练的口算整十数加一位数和相应的减法 |
教学方法 : |
练习法,讲解法
|
教具准备: |
小黑板、投影机
|
教学过程 |
修改与调整 |
教学程序 |
教学内容 |
师生活动 |
|
复习 |
1、在( )里填上><或= 68( )78 70( )69 89( )98 2、口答 (1)45里面有( )个十和( )个一。 (2)3 个十和8个一是( )。 (3)67是由( )个十和( )个一组成的。 (4)5个一和3个十组成( )。
|
|
|
作用 |
|
新授 |
1、教学例9 (1)看图,图上的方块,每条有几个方块?一共有多少方块?又出现5个方块,问现在一共有多少个方块?怎样列式?40+5=?40加5应该怎样想?等于多少? (2)从45个方块图中去掉5个方块,问:还剩几个方块?怎样列式? 45-5=? (3)、先出示5个方块再出示4条方块,一共多少个方块?怎样列式? 5+40=? 2、做课本上35页做一做题
|
|
|
作用 |
|
巩固练习 |
做练习二的第6题
|
|
|
作用 |
|
作业设计: |
1. 30+8= 77-7= 70+2= 9+20= 10+5=
28-8= 65-5= 3+20= 90+9= 48-8=
3. 填空
二十九里面有()个十和()个一 八十八里面有()个十和()个一
6个十和2个一组成() 3个十和5个一组成的数是() |
板书设计: |
第五课:整十数加一位数和相应的减法 例9:(1)40+5=45 (2)40-5=35 (3)5+40=?
|
教后感: |
|
第七课时 |
练习课 |
练习目标 |
使学生能够运用数的组成。 比较熟练的口算整十数加一位数和相应的减法。 |
练习用具: |
小黑板、透影片。 |
练习方法: |
实习作业法、讨论法、练习法。 |
练习过程 |
导入 |
玩游戏做练习。 |
进入练习 |
题组一
谁能先回家
63-3 30+2 30+3
8+70 75-5 68-8
65-5 50+5 40+5
90+6 60+6 95-5
题组二
18 □ 20 □
16 -8= □ 9 +9= □
12 □ 11 □
9=□ 13=□
15- 8=□ 7+ 10=□
6=□ 12=□
题组三
19-9-5= 12+8-9= 11+4-9=
11+3-6= 16-8-4= 17-9+7=
16-6-9= 14-8+5= 12-9+1= |
比速度
比正确性
讨论:
如何进行不同数字与同一个数字相加减?
讨论:
如何进行加减混合运算?
|
小结: |
|
作业布置: |
配套练习 |
教后感: |
|
第八课时 |
综合练习
|
教学 目标:
|
知 识:通过综合练习进一步掌握100以内数的认识 能 力:熟练地口算整十加一位数和相应的减法
|
教学重难点: |
熟练地口算整十加一位数和相应的减法 |
突破方法 : |
练习法 |
教 具: |
小黑板、 |
教学过程 |
修改与调整 |
教学程序: |
教学内容 |
师生活动 |
|
复习 |
17-9(1)四十二里面有( )个和( )个一。 (2)6个一和5个十组成( )。 (3)87这个数,个位上的数字是( ),表示( ),十位上的数字是( ),表示( )。 2、看卡片写得数 90+8= 77-7= 4+60= 28-8= = 95-5= 11-5= 6+30=
|
教师示题
学生独立完成 |
|
作用 |
熟悉本单元内容 |
练习 |
1、做第8题,按小组参加 2、第9题, 32=(30)+2举例说明,理解后在书上完成。 3、第10题 让学生先独立做,可指名回答。 4、做12题 强调先看清题目要求,再把各数排列起来 5、做第7、11、13题
|
教师诱导
学生讨论后解决 |
|
作用 |
在接受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 |
板书设计: |
第六课:综合练习 1)四十二里面有( )个和( )个一。 (2)6个一和5个十组成( )。 (3)87这个数,个位上的数字是( ),表示( ),十位上的数字是( ),表示( )。 教后经验与失误分析:
|
|
|
教后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