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狐狸和乌鸦》教学设计之四 |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网络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5/7/25 20:57:40 文章录入:蓝星 责任编辑:蓝星 |
|
【教学设计说明】 《狐狸与乌鸦》是一则寓言故事,叙述了狐狸骗走乌鸦嘴里一片肉的经过,说明谁爱听奉承话,谁就会受骗上当。本文的教学设计,根据儿童年龄特点,注重电教媒体的运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设计精当的提问,抓语言文字的训练,达到字、词、句、篇基础知识的落实和听、说、读、写基本能力的培养;同时设计富有情趣的朗读、讨论、表演等教学环节,力求达到理解的升华。 【教学要求】 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您”、“亲爱”、“真漂亮”、“差多了”、“真好”、“爱听”、“得意”等词。 2.能分角色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寓意:爱听奉承话的人,容易受骗上当。 【主要教法特点】 1.随课文阅读教学生字。 在语言环境中教学生字,有利于学生对词义的理解,也有利于在教学过程中落实语言文字训练。因此,本课的生字教学设计采用随阅读课文进行的方法。 2.围绕目标,运用电教媒体进行教学。 利用投影创设情景,把学生带入课文的情景中,感知课文。凭借投影直观形象的画面,使无形变有形,抽象变具体,化解教学难点。例如,课文中有“狐狸抬起头,看见乌鸦嘴里叼着一片肉,馋得直流口水”这样一句话,其中“馋”字,教学时很难用语言表达,故设计了让学生观察投影画面的这个环节,就可把狐狸当时的馋相表述清楚。这样既达到了语言文字训练目的,而且为理解下文作了铺垫。 3.围绕目标,进行语言文字训练。 精心设计提问,精心设计练习,紧紧抓住关键词句,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并考虑灵活多样的教学手段,寓教于乐,得益其中。例如,在“狐狸行骗,乌鸦上当”过程教学中,有许多词句是理解课文、揭示主题的关键,如果不抓住这些词句进行训练,那效果显然是不会理想的。因此在教学中设计了边读边练、相互讨论、朗读表演等教学环节,意在帮助学生理解词语,理解课文,并使学生在愉悦轻松的氛围中,动手、动嘴、动脑。这样,听说读写各方面的能力也会在潜移默化之中得到提高。 本课建议安排2教时。 【教学主要步骤】 (一)出示课题,感知课文,学会部分生字,学习课文第一节。 |
![]() ![]() |